21年的河南暴雨彻底改变了中国北方对水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认识。八月底,本期节目录制期间,华北正在经历极端暴雨和洪灾,节目播出在即,福建多地又再遇特大暴雨。如果极端天气是人类向命运投掷的骰子,那么当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掷到“6”,我们也许不得不面对一个真相,即那些我们所以为的天灾,其实都是人祸。
近年,疫情(全球传染病)的爆发,高温热浪的反复,山火的频发,21年的河南暴雨,还有眼下的华北暴雨、洪灾,一切都在指向一个幕后推手:气候变化。本期涟漪效应,我们想从华北暴雨聊起,分享一线记者这一次在灾难现场的见闻,也想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聊聊与之息息相关的气候变化,谈谈气候变化到底是如何浸润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以及,未来它又会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的文明。
【嘉宾介绍】
刘岱宗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主管,曾任职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关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城市等议题。
刘栋
澎湃新闻国际部任首席记者,是聚焦气候变化的电子月刊《临界点》的主理人。长期关注气候变化和全球传染病议题。
陈灿杰
澎湃新闻特别报道部(澎湃人物)记者,前往华北暴雨一线,针对蓄滞洪区、灾后重建、劳动权益等议题进行系列报道。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收听指南】
05:04 洪水中被动的人:灾难很安静,人能做的只有等待
21:12 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就像掷骰子?
31:06 欧洲人的对策:巴黎冷岛规划,荷兰的房子会升降漂浮
36:33 富人制造,穷人买单?到底什么是气候正义?
42:42 如何让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贫富阶级问题?
45:50 困在灾后现场的底层劳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51:48 应对气候变化,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给政府
53:01 冰川消融之痛:她们感到正在和海洋失去联系
55:19 新型流亡模式:失去历史,失去土地,成为气候的难民
57:40 社区营救与民间自救:疫情后,我们的自救模式进步了吗?
01:01:27 理想之城:什么是韧性城市?
01:05:10 我们的家园还能被重建吗?
【本期配乐】
riders on the storm——the doors大门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