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智能眼镜10年复盘:从Meta/谷歌反面教材到AI硬件,"戴在头上的iPhone"还有多远?

智能眼镜10年复盘:从Meta/谷歌反面教材到AI硬件,"戴在头上的iPhone"还有多远?

2024/6/23
logo of podcast 脑放电波

脑放电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伊恩
尼克森
托马斯
Topics
托马斯:智能眼镜的演变历程,从单纯的视力矫正到如今理解世界的工具。Meta Ray-Ban智能眼镜的成功,以及谷歌眼镜的失败案例分析,并对未来十年智能眼镜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尼克森:科技公司对智能眼镜的酷炫设计与消费者对实用性的需求存在差异。谷歌眼镜的失败并非完全由于隐私问题,而是产品本身价值不足。Meta Ray-Ban智能眼镜的成功,催生了大量类似产品的出现,但其成功并非易于复制。 伊恩:Meta Ray-Ban智能眼镜在基础能力上非常完善,并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其AI模型响应速度很快,图像识别能力强,但仍存在不足,例如算术能力较弱。Meta Ray-Ban智能眼镜的成功在于其基础体验超越预期,并提供了持续迭代的未来。智能眼镜的创业机会存在,但挑战很大,需要在基础体验和交互设计上进行深入探索。

Deep Dive

Chapters
Meta 和 Ray-Ban 合作的第二款智能眼镜取得了出货量超百万的阶段性成功。 这款眼镜结合了时尚的外观、实用的功能和 AI 能力,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 Meta 和 Ray-Ban 的合作款智能眼镜出货量已超百万。
  • 该眼镜将时尚设计、实用功能和 AI 能力相结合。
  • 眼镜搭载高通 AR One 芯片,能够快速响应 AI 模型。
  •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拍照、录像等方式与眼镜进行互动。
  • 眼镜与多个应用生态集成,例如 Apple Music、Spotify、WhatsApp 和 Instagram 等。

Shownotes Transcript

“AI硬件之战”系列的第3集,在苹果发布"新一代AI手机"之时,Ray-Ban Meta眼镜也获得了"AI 眼镜"的阶段性成功。恰逢谷歌眼镜上市十周年,完整复盘了智能眼镜的所有标志性产品与发展策略,也挖掘了大公司的技术沉淀与创业机会。

03:52 Part 1:Ray-Ban Meta带起了50个潜在的智能眼镜品牌;从谷歌的多模态AI Astra 看出十年之后重做眼镜的野心

08:52 Part2:解构三类产品,科技公司眼里的酷≠消费者眼里的时尚有用 —— Ray-Ban Meta 眼镜强大细节,从芯片到设计、定制元器件、正在变聪明的多模态AI和软件服务;Google Glass的问题不是隐私而是基础体验;AR眼镜不仅面临芯片问题,连导航这样的简单应用至今没有做好

1:04:17 Part3:复盘三类产品路线 —— Bose试水音频AR最终做成了眼镜耳机;Snapchat围绕拍照与AR特效做眼镜,设计和体验短板明显;部分公司在算力不足前提下做眼镜,形成了观影和翻译等市场,但无法承载“下一代计算中心”的期待

1:16:09 Part4:展望未来十年 —— 从Meta及Apple 的论文和路线图中,我们看到了彩色显示、环境理解等技术进步,和从骑行到翻译开始,到通用AI Agent 的爆发

“AI硬件之战”系列:和李楠聊AI可穿戴)、解构AI手机(Apple Intelligence))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 智能眼镜/AI终端 的感受与看法。

对于节目话题的更多观点,获取更多未呈现在节目中的扩展阅读,欢迎添加脑放电波小助手微信(BrainAMP01)加群参与讨论。

本期节目文字稿同步在硬件创新媒体“深圳湾”(shenzhenware)发布,欢迎关注查看

人物:

  • 主播:托马斯白-消费电子营销人,前AR公司CMO,也有PC/手机从业经历;Nixon-XR产品经理、曾是机器人产品经理;
  • 嘉宾:Ian,来自某AR创业公司,6年AR产品设计经验,知乎)/即刻)等平台"Ian在AR行业"
  • 剪辑:柒

**节目中用到的音乐:**来自 monkeyman535 的 90's Rock Style,地址 freesound.org);来自 kjartan_abel 的 Berlin Town,地址 freesound.org);基于 CC BY 4.0 DEED 使用

相关概念:

**Part1 **Meta累计出货超100万支、谷歌2020年收购的智能眼镜公司North、22年I/O大会上展示翻译眼镜

**Part2 **Ray-Ban Meta 眼镜:体验过刚及格线周边视觉和摄像头等设计还需要迭代、牺牲重量保质感、首款日常形态的眼镜、仅50g重量和常见框架眼镜持平、降噪和端侧AI的能力、深度集成WhatsApp和Instagram以及音频服务等应用、超强空间感的声场、过去十年可穿戴芯片和元宇宙以及手机影像的技术进步是Ray-Ban Meta的技术基石、唤醒词和语音交互还是不太适合普通人、仅比普通Ray-Ban贵100美金、续航时间的问题、交互感知能力依然缺失、产品结构低门槛但基础体验和软件高要求、难以卷出差异化和品牌联名、华为与GentleMonster的合作、Meta 为什么需要定制Speaker、利用显示和站立姿态重新思考智能眼镜的交互(微手势、眼动追踪、肌电腕带等方向)、Ray-Ban 代表美国生活方式线下超过1万个零售点

谷歌眼镜及其他AR眼镜:功能强大甚至有应用生态(印象笔记、纽约时报、Path等)、显示方案反人性外形笨拙、发热和烫脸等基础体验问题、超高价格以及期货、斗鸡眼及主视眼问题、不能做单目显示、Vision Pro的滑雪镜造型、One day 概念片)、AR三大件(题词器、语音助手跟导航)、AR中的导航应该关注周边视觉和3D环境、未来社交的Killer App、还在使用MCU跑RTOS系统

**Part3 **Snap的AR平台Lens Studio

**Part4 **单色及彩色光波导显示AR、和AI的自然交互、segment anything的分割是图像理解世界的基础、sense script让眼镜理解三维世界(如你的房子)、Meta的肌电腕带)、增强现实眼镜与智能显示眼镜、意图识别帮助我们干掉语音唤醒词、优化开放式音频的信噪比和彩虹纹、meta 及 Apple 路线图、增加显示的价值、更自然的 ai 意图识别以及交互如何出现、宝马的AR眼镜、即将爆发的运动和翻译场景、未来使用场景:紧急而重要的提示与Hands-free 的Agent、自然的环境感知能力会伴随Agent能力到来、MR渗透你的空间AR渗透你的时间

脑放电波往期节目精选(搜索关键词可收听)

脑放电波是一档关注科技前沿、品牌营销和个人成长的谈话类节目。每期带给您一个有趣有据的话题,帮您在信息严重过载的现代世界小幅自我迭代。您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或者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脑放电波”找到并关注我们,如果您对本期节目有任何疑问,欢迎您给我们留言,如果您觉得这期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您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这对我们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