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第二十九期 传记片《梅艳芳》和香港电影构造的奇观世界

第二十九期 传记片《梅艳芳》和香港电影构造的奇观世界

2021/11/25
logo of podcast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第二十九期 传记片《梅艳芳》和香港电影构造的奇观世界

近期上映的传记电影《梅艳芳》,重现了梅姐传奇的一生,只是当我们眼眶泛红、鼻头一酸之时,是否有想过,我们感动的是梅艳芳本人的经历还是这部电影?如果只当做一部电影来分析,它的故事和叙事是否算得上及格?

本期我们从《梅艳芳》开始,聊聊香港电影,从《阮玲玉》到《第一炉香》再到《黄金时代》,解析香港传记电影和文学改编电影的叙事和拍摄手法,呈现香港电影构造的奇观世界。

时间轴

3:56   《梅艳芳》的口碑两极化,传记类电影是难拍还是容易讨巧?

8:08 《阮玲玉》的成功,和半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

9:25   选角对于电影的影响以及传记电影的二重性

17:33 传记电影容易陷入口碑和票房的两极化

18:40 传记电影人物的陌生化更易让人接受

20:25  传记电影穿插人物的影像原始资料的手法,在《阮玲玉》和《梅艳芳》获得了两种的效果

29:45 《梅艳芳》中梅艳芳的扮演者还原了梅艳芳的粤语发音

32:20  《梅艳芳》的人物不够陌生因此容易出戏

37:28  《梅艳芳》的最主要落点在于爱情,使整个人物变得单薄

39:53 《阮玲玉》是如何处理爱情的落点

42:37  《梅艳芳》电影的故事叙事,采用时间线的百科全书式的呈现

44:53  演员角色的张力在所有电影都很重要,比如《第一炉香》的灾难选角

53:52  王安忆对张爱玲的理解

57:01 电影改编中,导演和编剧的分工和作用是怎么样的?

58:30 许鞍华适合拍社会现实议题

59:28  《黄金时代》处理历史暧昧点的手法

1:00:10  电影是需要观众层面的反馈,文学可以是很精英的

1:10:24 电影中语言的混杂性

1:13:25 电影配音会损害本身的特性,但更利于传播

1:18:09 早期的港片,用夸张的表演和音乐来制造奇观,并且打破语言的隔阂。

1:25:35 梅艳芳“香港女儿”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本期主播:

梦楚

Warwick 文化政策研究MA,前财经记者,现努力做个文化撰稿人

本期嘉宾:

陈思宇

香港中文大學 中国研究MPhil,研究近十年的中国主旋律电影

若杉

香港大學 文化研究MA,四处流浪和创作的独立电影人

背景音乐:

Opening 《女人花》梅艳芳

Ending 《夕阳之歌》梅艳芳 告别演唱会原音

参考书目:

Jean Ma, Sounding the Modern Woman: The Songstress in Chinese Cinem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5.

David Bordwell,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请大家在「爱发电」(https://afdian.net/@lwztsoe)上打赏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