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P10 批判理论|今晚有音乐会:德勒兹的“概念”与艺术
请大家在「爱发电」(https://afdian.net/@lwztsoe) 上打赏支持我们!
哲学家利奥塔称他的同事德勒兹是一座“巴别塔图书馆”,这种称赞绝对名副其实。德勒兹的思想跨越了艺术、哲学、科学逻辑的边界而交织纵横,沿着康德-胡塞尔的哲学路径铺展却又逃逸开来,与此同时,他还激活了柏格森、尼采、斯宾诺莎等思想家的关键概念并使其持续生成。德勒兹是一个始终在“运动”的思想家,这提示我们,不能静态地把握他的思想,尤其不能将他的论述、著作、言论按照时间先后勾连成一个线性的序列。套用一种德勒兹式的表述,我们只有在思想的内在性平台上不断游牧,才能将他如“根茎”般生长的思想网络图绘出来。
在北京又一轮疫情之前,“例外状态”请到了张晨、高畅两位老师,我们相聚在成府路上的一家餐馆,畅谈这位哲学史中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情动、无器官身体、节奏和迭奏、褶子、逃逸线、混沌等“概念”出发,我们的对话涉及了阿布拉莫维奇、小野洋子等艺术家,舒曼、梅西安等音乐家,卡拉瓦乔、弗朗西斯·培根等画家。闲聊之时,也不禁感慨,以前“分别”才是例外,而现在“相聚”变成了例外。
本期主播
胡桃楸 清华大学文艺学PhD在读,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MA
本期嘉宾
张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美术史博士,主要研究视觉文化理论、中外美术比较、西方美术史、当代艺术与理论等。
高畅 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中国古典美学、法国理论等。
时间轴
1:37话题引入
2:43“身体”既是理论概念,也是艺术史范畴
11:49“情动”(Affect)、艺术史中的“情感”
13:22 情感走向的是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
17:10“无器官身体”(CSO)、庄子的“倏忽凿混沌”
19:45身体、力、节奏与感觉的矢量
20:50“节奏”的观念史:从数到音乐
27:25“迭奏”(Refrain)是节奏的内逃,而不是数的外逃
30:50《千高原》中的1837年、舒曼和《大卫同盟舞曲》
41:48音乐与绘画的通融
46:27艺术史中的触觉-视觉
50:25音乐中的听觉、时间-空间
53:55巴赫“赋格”与空间性,逃逸的音乐?
58:00隋建国的《一立方米的绝对黑暗》与空间性,什么是雕塑?
1:01:57为什么是巴洛克?德勒兹的“褶子”(Fold)。
1:07:30遭遇德勒兹(嘉宾的个人经验分享)
1:14:30有节奏感的德勒兹
1:16:58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反俄狄浦斯与精神分裂症
1:19:43 今天的艺术与音乐是解辖域的吗?
1:24:15疫情期间的线上演唱会
1:28:32是逃逸,还是混沌?
1:31:00“三”是“正反合”,还是生成另一种可能性、一种间隔
1:37:30创造新的哲学概念就是打开感觉的逻辑,改变感觉就是改变现实
相关阅读
德勒兹:《感觉的逻辑》《时间-影像》《运动-影像》《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论福柯》《褶子》《批评与临床》《<荒岛>及其他文本》《对话》
德勒兹、加塔里:Anti-Oedipus《千高原》《什么是哲学》
罗纳德·博格:《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张晨:《身体·空间·时间:德勒兹艺术理论研究》
斯蒂瓦尔:《德勒兹:关键概念》
庄子:《庄子·内篇·应帝王》
罗伯特·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莱辛:《拉奥孔》
福柯:《福柯文选Ⅰ:声名狼藉者的生活》
彼得·盖伊:《感官的教育》
背景音乐
OP
雪莲**- **Jump Trap
ED
Johnny Cash-*** Wayfaring Stranger***
剪辑
胡桃楸 &诡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