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版的新书中,余华的《文城》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本,光是50万册的首印量和10万册的首次加印量都能看出,余华的新作依然延续了《活着》的高关注度。 在过去的这些年间,余华的作品常年保持畅销,尤其是其最经典的代表作《活着》一直占据了各大畅销排行榜前列的位置,在今天这期节目中,我们就以《活着》为何常年畅销说起,和大家聊了聊畅销书乃至长销书的必备要素。 这期节目的录制地点是沈阳的离河书店,大家喜爱的高老师和小迪姐在这期节目中也返场和大家见面了。去年我们去到沈阳的当晚,书店举行一场读书会,我们作为嘉宾参与其中,从《活着》出发,一同聊了聊畅销书背后的故事——除了作品本身足够好,故事易读,容易产生共情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让你能够足够多地看到这本书? 新书上榜,榜单就会成为更多人购书的参考和依据,书店也会更倾向于采购这些被市场认可的图书,于是,这些图书会继续被更多的人看到,进而获得更多地销售机会,继续上榜……这样的循环让新书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但当我们被图书排行榜和销售数据裹挟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否其实已经受到了干扰? 当然,余华的《活着》是一部毋容置疑的佳作,也许《文城》也是。但如果是另外一本书,通过各种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甚至是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营造出了畅销的假象,使得这本书进入到了你的视野中时,我们又该如何辨别和判断呢? 作为出版行业从业者的我们深知,还有许许多多小众好书,甚至没有太多的机会被读者注意到——也许不是你不需要,也不是你不感兴趣,而是这本书甚至没有通道和机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当你的面前已经被各种营销机器和通道、被各种大数据和算法占据的时候。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活着》聊到了大数据和算法对我们当下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甚至不止是影响,而是对我们生活彻底的改变,我们提到的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更是将这样一个现实困境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我们已经不可能对此一再视而不见。 也许高老师和小迪姐的言语中自带幽默的笑点,但安静下来细听其中的言语,我们相信大家一定会获得一些能引起你思考的小片段。警惕信息茧房的产生,反思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倾听更多不同的声音,保持思考,独立判断,或许,这就是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并把这些内容剪辑成一期节目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你将听到】 01:05 余华新作《文城》的出版 04:12 为什么要聊《活着》 06:12 高老师说《活着》畅销的原因 10:00 余华和苏童的对比 15:28 为什么畅销书越来越难出现 19:28 只有经典才能从畅销变成长销 22:30 图书销售排行榜所制造的困境 25:00 如何抛开数据的干扰发现更多好书 26:00 从《监视资本主义》说起 30:42大数据和算法是如何让人上瘾的 35:00 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保持清醒 37:50 线下沟通与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图书】 《活着》,余华,新经典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文城》,余华,新经典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相关纪录片】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导演: 杰夫·奥洛威斯基; 【找到我们】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Apple Podcast QQ音乐 / 汽水儿 / 皮艇 / 网易云音乐 / 荔枝播客 搜索“最近买了什么书”即可订阅收听 社交平台 微博@最近买了什么书 / 微信公众号 野兔与山猪 欢迎关注 【话题互动】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APP等平台的留言区与我们互动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大数据和算法对我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