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含“墓”量较高的节目。我们经历了录音差点丢失,采访后发烧,后期制作跌跌撞撞的各种坎坷,终于把这期沉浸式的探访呈现给您。## 一座1400多年前的古墓,一个尚未开放的博物馆,《门道》为你探访! 本期时光探宝人: ##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北齐壁画博物馆 馆长 王江(右)
(王馆长说自己不喜欢拍照,没有什么工作照,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和陈丹青老师的合影)
本期节目较长,足足2小时,基本前1小时20分钟是北齐壁画博物馆部分,后47分钟为进入墓道墓室采访部分,大家可以根据需求尽情享用。 03:50 徐显秀墓因盗掘而被发现
“它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时期壁画墓,彩绘壁画保存完整,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画家对造型的把握,对色彩和线条的控制运用令人惊叹,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徐显秀墓考古发掘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奖评审词。
徐显秀壁画墓葬位置图
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王墓坡的徐显秀墓
徐显秀墓发掘现场
06:21 1979年,太原市晋源区悬瓮山下的王郭村附近,距离晋祠5公里左右发现了娄睿墓,震惊了美术界
娄睿墓壁画 高润墓壁画 湾漳墓壁画 复原后的茹茹公主墓的墓道
九原岗墓墓道壁画 水泉梁 北齐墓壁画局部 14:14 徐显秀是个怎么样的人
徐显秀墓志铭墓志造型极其少见,底座雕凿出四脚,像个“石桌”。志石长71厘米,宽72厘米,厚21.3厘米。墓志铭为隶书,30行,每行30字,共873字。根据《墓志铭》,描述“关下豪杰,尽慕侠风;边地少年,同归壮概”,表明徐显秀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部边镇度过的。
据墓志记载,徐显秀,北齐政权的太尉太保尚书令。名颖,以字行。恒州忠义郡(今河北北部)人,其祖徐安、父徐珍曾任北魏边镇高级官员。徐显秀自幼生长在北地,少年豪侠。北魏末天下纷乱,军阀蜂起。他先是参加了尔朱荣的队伍,尔朱荣失败以后追随了高欢,因作战勇猛,屡建功勋,逐步升迁。东魏时成为高欢亲信将领任帐内正都督。入北齐后,天保初封金门俊开国公。武成帝大宁初,出任宜州刺史,与西魏前线对峙。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在著名的洛阳保卫战中,(“多少相悬,车徒异势。王跃马抽剑,独奋孤挺,遂破百万之师,仍解危城之急”。)因作战英勇,扭转了战局,建立殊功,被北齐封为武安王。后主高纬时,历任徐州刺史、大行台、尚书右仆射,拜司空公,再迁太尉,参与统领全国军队。武平二年(571年)正月死于晋阳城内的府第中,享年七十,当年十一月十七日,葬于晋阳城东北三十余里处,即今天的王家峰。
对他的事迹,《北齐书》、《北史》、《隋书》和《资治通鉴》有零星记载:《北齐书》卷八《后主纪》:"(天统四年)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诏以……开府仪同三司徐显秀为司空。"《北史》卷八《齐本纪》:"(后主天统五年)三月丁酉,以司空徐显秀为太尉。"《隋书》卷七十一《游元传》:"元少聪敏,年十六,齐司徒徐显秀引为参军事。
22:16 胡风国俗 九原岗壁画 《门楼图》 00:00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 胡人 胡服 30:05 连珠纹 徐显秀墓里的人物头像连珠纹 32:52娄睿墓 鞍马出行图里 马受惊大便的细节 娄睿墓 墓门 娄睿墓《门官图》 (娄睿墓门官图,传杨子华绘)
35:32 大象其生 北齐的贵族生活 九原岗 骑射图 40:00 北朝的畏兽 南朝的羽 壁画里的十二生肖
水泉梁村墓十二时图 46:30 遗址展厅的门,就是徐显秀墓墓门的样子 徐显秀墓墓门
48:53 遗址展厅 一眼千年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墓道和封土的位置关系 56:37 墓葬至少在元代被盗扰过了,但仍然发现了很多文物
【 除了壁画,墓中还有什么珍宝? 】
墓室中大量残碎的陶俑、瓷器
由于被盗墓贼多次扰动,墓室里随葬品和淤土层位混乱,绝大多数器物都不在原始位置, 墓主人的遗骨散落在破损的棺木之外,墓壁4个盗洞以及墓道掘口,可知盗墓贼翻腾扰动过至少5次,墓室中一个金元时期的瓷碗说明,这座墓至少在元代时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墓中随葬品被盗墓贼故意砸毁,但遗存器物种类和数量仍可观:一是精美的彩绘陶俑;二是数量相当多的低温瓷器;三是枚嵌宝石戒指,为西方传入之物,为民族融合盛况的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资料;四是精美的墓门;五是《墓志》,对墓主人的确认及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 陶俑 |
陶俑约320余件, 有镇墓武士俑、镇墓兽、三菱风帽俑、铠甲俑、笼冠俑、女侍俑,骑马俑等18种类型,大部分位于墓室南部且大多残碎。
彩绘陶三棱风帽俑
彩绘陶铠甲俑
彩绘陶三棱风帽俑
彩绘执盾俑
彩绘陶武士俑
彩绘陶持剑俑
彩绘陶女俑
彩绘陶武士俑
彩绘陶骑马俑
彩绘陶骑马俑
彩绘陶骑马俑
击鼓骑马俑
女侍俑
笼冠俑
镇墓兽
莲纹瓣灰陶瓦当
贺拔昌墓出土的辫发骑俑
| 瓷器 |
黄绿釉龙柄凤首壶 鸡首壶
瓷灯
带盖罐
瓷唾壶
瓷碗
瓷盘
瓷扣盒
黄绿釉瓷尊
黄绿釉罐
灯盏|
| 戒指 |
这枚徐显秀生前最钟爱的镶蓝宝石金戒指,现陈列在山西博物院。
赫拉克勒斯雕像
63:00 徐显秀墓道是有壁画的 壁画的保护和清理困难重重
▲ 最初被雨水冲出的壁画
▲ 清理保护壁画
▲ 清理壁画
91:31 进入遗址现场 见证1400多年前的高级感和脆弱 体验文保工作的细节
徐显秀墓整个壁画分三个部分:墓道两壁、甬道、墓室四壁均绘有彩色壁画,总面积330余平方米。墓道、过洞、天井内为仪仗队列;甬道口与两壁是执鞭、佩剑的仪卫;墓室壁画分布于顶部和四壁,圆形的穹窿顶上绘有黄色和灰色两层的星象图,白色圆点象征群星,顶部由东北至西南似有一条分隔线,象征银河。墓室四壁包括北壁墓主夫妇家居宴饮、西壁墓主出行备马、东壁墓主夫人备车场面,南壁仪仗、神兽等内容。墓葬壁画彩绘各类人物200余,马匹7,牛车1,神兽8,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什物和装饰图案应有尽有。画面物象与现实大小相当,栩栩如生,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楚。
徐显秀墓壁画展示了一种新的布局结构。画家将整座墓葬视为一块画布,从墓室至墓道同一水平坐标上横向延伸开来。每一组绘画都是整体画面的一部分,每一组画面都与另一组画面有过渡和衔接,使壁画的内容相互贯通,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甬道与主室壁画以砖墙为载体,上抹1-2 厘米的白灰地仗层便制作壁画。而墓道、过洞、天井的壁画是直接在土墙上刷白灰水,然后在厚度仅1毫米的白灰层上作画。壁画用笔简炼快速,人物动态造型逼真,隐然可见透视之意,似乎已谙写生之法,颇具速写之髓,墓道壁画尤其如此。在粗糙墙面上,用笔有如行云流水,不起稿而一笔到位,挥洒自如,而且几乎未见修改痕迹。画家对造型的把握和对线条的控制,不能不令人惊叹。另一个特点是,画家对某些装饰图案的描绘,末使用当时的通常手法,先勾出轮廓再填以颜色,而是直接用色笔点染成形,取得了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
| 墓道 |
墓道由斜坡式墓道、过洞和天井三部分组成,坡度23度,长约22米、宽约3米,最深处6.1米。壁画描绘的是一支由神兽引导的仪仗队,构图没有受过洞和天井的空间分割影响一气呵成。86个青壮年士兵,服装样式统一而色彩不同。有执三旒旗的,有举鼓吹长号的,有佩剑带弓的,还有执缰牵马的,散聚成组,神态各异,展示了北齐官宦人家出行时的生动景象和壮观场面。
94:31 | 甬道 |
在墓室甬道南口石门门额正中有一个正面神兽,左右一对神鸟分立两侧,口衔莲花,挺胸昂首,造型优美。
| 石门 |
发掘时石门已不在原位置,而是倒在甬道内,石门为细沙石,正面雕刻精细,背面粗糙。石门正面各部有精美的浅浮雕,构图和雕刻之上施以色彩艳丽的彩绘。门砧是两个狮子头造型;左右门扇下部是中国传统的“青龙”、“白虎”,上部却是草食类带角兽头、鸟身、偶蹄足的怪鸟。奇怪的是,浮雕青龙和白虎之上,被覆盖彩画了2只鸟的形象,也就是说,最后展示给人看的是鸟而不是青龙白虎,成为不解之谜。
甬道内执鞭站立的仪卫
甬道口门两侧正壁绘制侧站立神态谦卑的门吏,他们身着右衽窄袖长衫,画面色彩艳丽,神情端庄肃穆,在他们的手中,一反常例地拿着一根短鞭。而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门吏形象。一般都是拄剑,或执笏板、如太原北齐娄叡墓、河北湾漳北朝壁画墓。还未见手持短鞭的门吏。
99:13 终于进入了墓室
墓室约6米见方,壁画的艳丽、壮观和保存完好程度让人惊叹。圆形的穹窿顶上,繁星点点,星座之下,朵朵天莲花点缀其间,给人以飘逸流动之感。令人惋惜的是墓顶有四个盗洞,说明该墓已多次被盗。
徐显秀墓《夫妇宴饮图》 墓主人出行图
西壁是墓主人准备出行的场面。青罗伞盖下一匹枣红骏马整装待发。马颈下挂一缨子,装饰着忍冬和联珠纹,马鞍鞍袱边沿绘有两圈联珠纹,联珠纹内绘有类似菩萨的人头像,骏马前面是4个三旒旗手、佩剑武士和马夫;后面是羽葆执事,捧官印者和肩扛胡床的随从人员。这些都是徐显秀出行的日常画面。
墓主夫人出行图
东壁是墓主夫人即将出行的场面。羽葆华盖之下,一辆卷棚顶牛车,豪华富丽。车前御手正在极力控制躁动的公牛,旁边一胡仆前后照看。车后是一群贴身侍女,分别捧着包袱、梳妆盒和披风,频频回首张望,等待夫人上车。其中两侍女头戴卷曲发套。还有一白色长裙侍女,裙上也饰有联珠纹,联珠纹内头戴莲花冠的人头像和西壁马袱上的联珠纹如出一辙。
101:00 墓室墓道壁画画完就不会被人看见了吗?
104:30 壁画中的峰牛来自中亚,壁画里竟然还记录了牛的去势手术 112:00 墓室的营造是黑暗环境,在黑暗环境里绘画的,王江馆长再次介绍了墓室壁画的主题,并指出画工未完成的部分,丢失了笛子和响板
图片丨手中没有笛子的男乐伎
-互动方式-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多年不用微博了,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徐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