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27「南京」看了袁枚文徵明的朋友圈才知道,citywalk古人早就在玩了!

vol.27「南京」看了袁枚文徵明的朋友圈才知道,citywalk古人早就在玩了!

2024/3/21
logo of podcast 门道

门道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先放一个活动邀约信息

【详情扫海报二维码咨询客服,或找小藏微信(mmcg1011)询问。】

【《门道》上周线下活动回顾】

放几张活动现场的照片,让大家一起开心一下。 因为有很多朋友从上海,苏州,杭州,武汉等地儿来南京参加《门道》的录制,所以我今天约大家一起踏青访古,我也没想到报名太热情,于是我带着30多个年轻人钻了小树林,下了游泳池,钻了桥洞,爬了灵谷塔,翻了墙头,学习了《建国方略》,吃了素面,还去了三个墓地……怒刷了15公里山路,所有照片都来自参加活动的年轻人。有趣的年轻人,都在《门道》里。我最满意的是,他们不但帮我拍照,还帮我P了一下,年轻人之间,果然是懂的 本期节目是《门道》第一次线下播客录制,就在早春的南京。 本期时光探宝人 南京博物院 王贵阳

主播:宝藏姐姐

录制地点:南京 世界文学客厅

—时间轴—

08:33 在真诚感谢领导一行,王老师说了他办展的初衷和来到《门道》的原因。简单说,就是带着大家和古人一起citywalk 11:32 在南京的历史时间轴里,王老师最关注明代。 小藏则关注三个南京的时间名片,六朝、明朝、民国。

18:20 书画的视觉形象特别直接,可以立刻让大家明了当时的南京。展览分为“随园寻迹”、“金陵梦华”和“今人古月”三个部分,希望观众在这个展览中能开启一段关于金陵、关于艺术、关于历史的忘忧之旅!

21:58 请大家关注一个词——“景观” 。风景是客观存在的,而景观是文人士大夫对风景的书写,这种书写不只是通过绘画,还通过什么诗词歌赋书写,最后景观就出现了。它就其实不再是一个客观的风景,因为它是一种权力互动的结果。

26:24 一进展厅处,宫城图!上有顾颉刚的款题 30:23   随园图,小仓山房,还有童寯先生《随园总平面布置图》 袁起

卷纸本

纵27.3厘米 横80.5厘米 1865年

袁枚曾以“五图六记”来形容随园之盛。六记是指他自己所写六篇《随园记》。五图是指袁枚邀请自己的好友沈凤、罗聘、张栋、王霖、袁树五人前后创作的《随园图》,可惜今都不存。此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园林营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画左上为袁枚之孙袁祖志的题跋。 建筑学家童雋复原的随园平面图 童老故居床头,挂着他临摹的随园图

37:00 《随园馈节图》在重阳节前夕,袁枚派自己的仆人,这张是画渡过长江到仪征,去仪征买萧美人糕,仪征就随园食单里面记载了说仪征南门外有一个萧美人糕,里面做的点心小巧可爱,特别好吃 尤荫《随园馈节图》册 纸本 设色 ,1792年,纵27.2厘米 横32厘米 袁枚,《致徐燨札册页》 纸本行书,纵24.1厘米 横14.5厘米

38:20 袁枚书案 40:30 袁枚和他的朋友们 薛雪的手札,比较难展出来,因为很难归到某一类,在这次展览里,被王老师以袁枚好友的身份cue出来了。 44:00 展览的第二部分 44:20 江宁县志里的地图 45:53 郭存仁的金陵八景图 46:50 金陵十八景 47:30  非常难得一见的《江汛图》 48:07 石涛 《灵谷探梅》 灵谷探梅图

石涛

轴纸本 墨笔

纵97.5厘米横50.3厘米

1685年题识:芒鞋细碎落纷纭,灵谷山含蛱蝶云。冷织晴烘冰骨就,腊催九尽玉肌氲。两升熟酒骚人醉,十里香茅野客闻。日暮孝陵峰顶望,影随白凤入鸥群。灵谷探梅归,灯下复补其干,漫书此诗其上。秦淮客子济。金陵城东的钟山中有明孝陵和灵谷寺,又以梅花著称。根据题识可知,此画是石涛去明孝陵、灵谷寺归来所作,这一时期石涛客居南京。他一生创作过多件描绘金陵风景的作品。

49:00 文徵明《金陵诗翰卷》 51:50 石城送别图 52:00  黄易 《秦淮晓渡》法若真《登报恩寺塔》 52:10 在《金陵景色图》里找到 消失了的“清溪游舫”和“杏村问酒” 54:00  《江宁胜景图》《山川小景图》《凤台秋月》 54:40 栖霞部分,也是小藏认为展览非常精彩的一部分 56:00 特别重要的《摄山栖霞寺图》 实景山水,可以一一对应! 实景山水的一一对应,今夕对照 鸡鸣山古今 灵谷寺古今 长干里 (大报恩寺)古今 燕子矶古今 雨花台古今 牛首山古今 64:00 心形的莫愁湖 66:00 栖霞山石窟寺和古画上的局部放大对比 一摸一样 中国画中不全是写意,实景山水一一对应。 68:50 实景山水和写意山水的对比 70:00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明代)出现这么多和金陵相关的作品

因为明代太特别了,明代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旅游的概念,就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开始去唱和赋诗作画,然后形成了记游图册, 71:40 胡玉坤的册页特别有意思,有壮游,有浅游 就是壮游浅游以后,在朋友圈打了个卡,古今没有什么不同。 84:40 展览第三部分,今人古月。拿出了很多傅抱石的作品。 79:00 创作的母题,来自哪里。

82:00 南京博物院今年重磅大展剧透。

(本期不少图片,来自现场参加《门道》录制活动的朋友,特此感谢!)

-互动方式-

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

小红书:门道小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多年不用微博了,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王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