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 52 | 聊聊不上班这件小事

Vol. 52 | 聊聊不上班这件小事

2024/11/10
logo of podcast 老talk消息

老talk消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卫诗婕
潘乱
主播潘乱,主持“乱翻书”节目,深入探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相关话题。
老编辑
阑夕
知名IT人,频繁参与科技和互联网相关的讨论和直播活动。
Topics
阑夕认为,真正的不上班状态是免于在上下级关系中与人打交道,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平等的。不上班后,自由难以定义,难以界定自己做什么。 潘乱认为,上班是中心化的“舔狗”行为,而不上班是去中心化的“舔狗”行为,需要讨好多个用户或甲方。不上班十年后,为了心理健康,有意识地规划工作日和休息日,形成规律。年轻人更愿意送外卖而不愿进工厂,是因为送外卖面对的是一个公平的系统,而工厂有具体的小组长。 卫诗婕认为,很多人选择不上班,是为了在市场中检验自己的价值,但现实往往是挣不到打工的钱,也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离职初期处于蜜月期,快乐且忙碌,但内心仍有焦虑,担心快乐无法持续,并考虑是否会回去上班。 老编辑认为,疫情期间,公司业务停摆,个人接单,成为个体户一年后,感受到强烈的虚无感。35岁后,意识到人的有限性,不再执着于成长,追求平衡和自洽。避免写爆款,因为现在更注重个人影响力而非作品本身。要聚焦于真正想改变或实现的东西,不要四处出击。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讨论了哪些类型的职业更容易成为个体户,例如内容创作者、程序员等,同时也探讨了个体户的定义和不同行业成为个体户的可能性。
  • 内容创作者、程序员等职业更容易成为个体户
  • 个体户的定义:一个人可以把工作价值变现
  • 不同行业成为个体户的可能性差异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上海参加狂喜播客节,一狂plus,几位媒体人潘乱,阑夕,卫诗婕聊了聊“不上班”这个话题。 上班的时候你想要的自由是“免于睿智领导”的自由,而真的不上班了,你要的自由就无法轻易定义了,如何建立意义感和作品感困难得多。更别提大部分人,不上班的时候最基本的经济问题都难以解决。不上班之后,大概会有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但是三个月后,焦虑就围上来了。如果在6个月的时候你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今年的猎物,第一个回去上班的时间点就来了。如果再用半年,你打光手里的子弹还没捕捉到猎物,这时候第二个上班点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大部分离职博主的生命周期不到一年,尤其是那些还在追求“高成长”,想要赶上下一个风口和红利的奋斗bean们。年轻的时候,很多时候以为是观点之争,如今更清楚地意识到都是年龄问题。如果到了35岁,自己的周期和行业的周期都进入下行,你才能真正有机会进入到不上班的状态:不追求过分明确的目标,不追求成长,追求的是平衡和自洽……不如我,今年只做了一件事,“回到现场”。

在上海参加狂喜播客节,一狂plus,几位媒体人潘乱,阑夕,卫诗婕聊了聊“不上班”这个话题。上班的时候你想要的自由是“免于睿智领导”的自由,而真的不上班了,你要的自由就无法轻易定义了,如何建立意义感和作品感困难得多。更别提大部分人,不上班的时候最基本的经济问题都难以解决。不上班之后,大概会有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但是三个月后,焦虑就围上来了。如果在6个月的时候你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今年的猎物,第一个回去上班的时间点就来了。如果再用半年,你打光手里的子弹还没捕捉到猎物,这时候第二个上班点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大部分离职博主的生命周期不到一年,尤其是那些还在追求“高成长”,想要赶上下一个风口和红利的奋斗bean们。年轻的时候,很多时候以为是观点之争,如今更清楚地意识到都是年龄问题。如果到了35岁,自己的周期和行业的周期都进入下行,你才能真正有机会进入到不上班的状态:不追求过分明确的目标,不追求成长,追求的是平衡和自洽……不如我,今年只做了一件事,“回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