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13-《红与黑》解析3: 小市民社会会创造出哪三种自我折磨的人?

113-《红与黑》解析3: 小市民社会会创造出哪三种自我折磨的人?

2024/9/26
logo of podcast 独树不成林

独树不成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木墩
Topics
小木墩:我分析了《红与黑》中三个主要人物:于连、市长夫人和市长。他们都代表了在19世纪初期法国小市民社会中无法获得满足,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三种不同类型。于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仇恨贵族社会,又渴望融入其中;他表面上是牧师,内心却渴望权力和荣誉。这种矛盾使他无法获得真正的爱情,他的欲望只是政治野心的投射。市长夫人是一个天真单纯、渴望纯洁爱情和绝对良善的人,她对於连的误解导致了她婚外情,而儿子的生病又让她陷入深深的悔恨和自我谴责。市长则是一个完全被小市民社会价值观所奴役的人,他只关心自己的名声和社会地位,对妻子的情感和家庭的真实情况视而不见。这三个人物都无法在小市民社会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最终走向自我折磨和悲剧。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播客延续对司汤达《红与黑》的解读,重点分析于连、市长夫人和市长这三个角色,他们都在小市民社会中无法得到满足,并因此走向自我毁灭。通过这三个角色,作者深刻反思了19世纪资本主义小市民社会的崛起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
  • 于连:出身低微却心比天高,渴望超越阶级,但最终无法摆脱小市民社会的束缚,走向自我毁灭。
  • 市长夫人:天真单纯,渴望纯粹的爱情和美德,但在现实社会中无法满足,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 市长:完全臣服于小市民社会的价值观,缺乏对自身和他人真实情感的认知,生活可悲且令人鄙夷。

Shownotes Transcript

司汤达小说《红与黑》解析系列莫名其妙回归,这期播客由常驻文学分析员小木墩继续带大家一起解读19世纪经典小说《红与黑》,作者是来自法国的Stendhal(司汤达),小木墩对「出轨」为何成为现代欧洲文学如此重要的主题感到费解,现代婚姻为什么在西方沦为了一个笑话?忠贞在婚姻中还有可能吗?小木墩带着这些困惑解读红与黑12-24章。

今天我们接着第34期(《红与黑》解析1-心比天高的凤凰男可能拥有爱的能力吗?))和第39期(《红与黑》解析2:为什么市长夫人要和穷小子出轨偷情?)),讨论作者司汤达在这本小说上半段里给我们呈现的三个主角为什么是三个截然不同的、无法在小市民社会中得到满足获得快乐、从而开始自我摧毁的角色,他们的欲望和所处社会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张力,使得他们深陷痛苦与自我折磨。我觉得司汤达通过文学更加深刻地反思了一个政治哲学问题,那就是19世纪初资本主义小市民社会的崛起对人们内心的压抑与摧残。

前奏:小木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