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曾经被人与人的连接感动过,就会不断想要还原它|新闻实验室42

曾经被人与人的连接感动过,就会不断想要还原它|新闻实验室42

2024/4/8
logo of podcast 新闻实验室

新闻实验室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B
Blake
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专注于新闻学、政治传播和数字媒体研究。
Topics
方可成认为“我要WhatYouNeed”成功在于其对用户内心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真诚的连接,流量只是副产品。Blake回顾了“我要WhatYouNeed”十年发展历程,从校园社团到全国知名新媒体,定位和受众不断变化,团队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早期,团队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话题性,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获得传统媒体关注。随着粉丝增长,团队开始重视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客观性,并经历了自我再教育的过程。在商业模式方面,团队早期商业意识较弱,更注重内容创作本身的价值和享受,后期逐渐学习和改进,开始重视客户服务和商业合作。在媒介融合方面,团队经历了从图文到视频再到多平台运营的转型过程,并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质的视频创作模式。团队通过追问的方式挖掘用户真正关心的话题,并通过线下活动加强用户连接,创造社会价值。 Blake分享了“我要WhatYouNeed”的创立过程,从校园社团到公司化运营,以及团队在内容创作、商业模式和媒介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强调了环境和传统媒体人的影响,以及团队内部的自我再教育和价值观建设。他认为,团队的成功并非单靠坚持,而是得益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真诚的连接。在商业模式方面,团队早期商业意识较弱,后期逐渐学习和改进,开始重视客户服务和商业合作。在媒介融合方面,团队经历了从图文到视频再到多平台运营的转型过程,并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质的视频创作模式。他认为,不同媒介对内容创作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调整创作策略。他强调了用户的重要性,认为用户并非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多样性。团队通过追问的方式挖掘用户真正关心的话题,并通过线下活动加强用户连接,创造社会价值。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回顾了新媒体品牌「我要WhatYouNeed」的十年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校园社团到如今关注二三十岁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故事与经验。
  • 2014年,在广州暨南大学创立社团,最初只有五个人。
  • 2015-16年成为最火的校园新媒体,辐射全国高校圈。
  • 现如今,粉丝和读者都与品牌一起成长,关注对象转向二三十岁年轻人。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是「我要WhatYouNeed」的CEO:Blake。如果你在2015、16年左右读大学,那你很有可能是他们的粉丝,因为他们是当时最火的校园新媒体。而现在他们又和用户一起长大,继续关注着二三十岁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我要WhatYouNeed」对一代人的内心需求有着超强的感受力和连接力。他们用自己的真诚来服务用户的内心需求,获得共鸣和连接,而流量只是这种共鸣和连接的副产品。

这个团队今年正好迎来十周年,我们在这期节目里,一起回望与总结了他们的故事。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0:30 开场白和播客专题介绍02:50 2014年对于新媒体来说是怎样的年代13:50 从大学社团开始的创业20:50 选题会上的追问:你到底在关心什么?26:49 和读者共同成长28:35 第一笔广告,第一笔投资41:23 “天呐,你们是不在乎商业吗?”50:20 一则视频让粉丝增长十倍57:42 只能更极度地打开自己1:02:30 不同媒介对内容的影响1:12:12 用户是可以接受复杂性内容的1:19:24 “未经社会毒打的内容不能再发了”1:23:39 性别平等的自我再教育1:27:27 能不能用促进社会连接的方式赚到钱?1:30:44 曾经被人与人连接的场面感动过,不断想要还原它1:34:40 妇女节,用卫生巾送出祝福1:40:59 十周年节点的未来展望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 相关链接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