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辗转媒体和法律行业,追求自己认可的人生|新闻实验室45

辗转媒体和法律行业,追求自己认可的人生|新闻实验室45

2024/6/3
logo of podcast 新闻实验室

新闻实验室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凯
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专注于新闻学、政治传播和数字媒体研究。
Topics
徐凯律师分享了他从安徽农村出身,因目睹社会不公而立志学习法律,却在法学院学习过程中对法律定义产生质疑,进而对媒体产生兴趣的经历。他回顾了其曲折的记者生涯,以及在陕西安康孕妇强制引产事件等报道中,在公共利益和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与反思。最终,他因经济原因和对职业价值观的重新思考而选择转行做律师。在律师职业生涯中,他代理了弦子、麦烧等案件,并对性别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记者和律师的职业价值观存在差异,记者的首要目标是公共利益,而律师的首要目标是当事人利益。他反思了自己早期报道中将个人利益包装成公共利益的行为,并强调了在媒体和法律行业中存在的"道德套利"现象。他认为,真正的职业道德需要直面商业利益、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 方可成教授与徐凯律师就记者职业伦理、媒体与公共利益、律师职业伦理、法律援助、表达自由和平权、媒体面临的法律风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教授引导徐律师对自身职业经历进行反思,并就相关社会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几天,我的朋友圈里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的标题是《二零二三行香港记》,作者是曾经当过记者的徐凯律师。他在文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历程,对媒体和法律这两个行业做了真诚的反思。

我最近正好也邀请了他到新闻实验室的播客来聊天,谈的也是类似的话题。如果你读过那篇文章,相信听到徐凯律师用自己的声音来讲述,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如果你没有读过文章,你可以在听了我们的对话之后,再去读那篇《二零二三行香港记》,相信会有互相补充的效果。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40 在安徽农村,对法学院的想象07:04 法学院第一课上的震撼,对媒体产生兴趣10:52 很不会写东西、很内向的“失败”记者17:11 记者职业的内在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个人愿望21:37 转行最主要为了赚钱26:53 用公共利益掩盖私人利益的诉求?41:14 如果朱军来找你,你会做他的律师吗?47:55 为什么做法律援助58:06 代理弦子和麦烧的感受1:03:36 自媒体比机构媒体更难胜诉1:13:35 媒体和法律行业的“道德套利”1:18:20 人是目的,职业不是1:20:30 记者如何向律师转行

🔗 相关链接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推荐使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 封面图

使用Midjourney自动生成,提示词:journalism, law, career, pursuit of idea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