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68. 和MiniMax天使投资人聊,MiniMax幕后故事和大模型资本扑克牌

68. 和MiniMax天使投资人聊,MiniMax幕后故事和大模型资本扑克牌

2024/6/10
logo of podcast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陈昱
Topics
陈昱详细介绍了其作为MiniMax天使投资人的经历,包括投资决策过程、对MiniMax团队和创始人的评价,以及对大模型行业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他分享了对MiniMax创业历程的观察,从最初的保密项目到Glow、Toki等产品的迭代,以及团队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选择。他还分析了中美AI投资环境的差异,以及大模型降价潮对创业公司带来的挑战。陈昱认为,MiniMax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对模型质量的极致追求,以及Toki这款差异化产品的成功。他同时对大模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表达了对MiniMax长期发展的信心。 陈昱结合自身在Google和云启资本的经历,对AI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大模型技术和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他认为,大型模型的发展将经历多个阶段,从提高推理能力到改进网络结构,再到多模态发展。同时,他也指出了大型模型发展面临的挑战,例如高昂的成本和能源消耗。他认为,大型模型的普及需要成本的持续下降,同时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中美关系对AI项目投资的影响,以及美国基金对有华人参与的AI项目的看法。
  • 美国基金对有华人参与的AI项目持开放态度,只要主要商业运作在美国。
  • 美国AI投资的估值较高,但受限于工程师成本和退出环境。
  • 中美VC在投资条款上有显著差异,如回购权。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的嘉宾是MiniMax天使投资人、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MiniMax是中国6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中,除月之暗面之外,另一家估值比较高的独角兽企业。这集我们聊了聊MiniMax的创业、融资和团队故事。

此外,最近很多投资人都去美国参加了GenAI大会,陈昱在现场聊了聊他的观察。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GenAI大会

- 01:00 陈昱的自我介绍

- 01:55 聊聊最近在美国举办的“GenAI Summit SF 2024”大会

- 03:36 中美博弈下,美国基金怎么看有华人参与的AI项目?美国公司怎么看中国资本?

- 10:18 美国的AI创业方向和中国总体差距不大,以软件为主

- 11:00 GenAI大会在组织中,出了许多问题

AI在过去10年的演进

- 11:40 过去10年,AI在技术和投资两个层面的演进路径

- 13:05 三波AI应用浪潮:计算机视觉(诞生了AI四小龙)、自动驾驶(L4落地的艰难)、大模型

- 15:05 我这次再次体验了Waymo

- 18:22 2022年底all in大模型以后,也分了若干阶段

MiniMax的幕后故事

- 24:25 作为第一个投资人,投MiniMax背后的故事(和联合创始人贠烨祎是校友)

- 29:34 创始人闫俊杰的代号叫“IO”(Input/Output),见过一次后我对他有好感

- 31:46 MiniMax是从商汤出来的创业公司,商汤的局限性

- 33:57 MiniMax是一把手亲自参与、高度保密的项目

- 36:22 MiniMax的技术、应用、产品迭代(数字人-Glow-海螺AI、星野等)

- 39:30 原今日头条产品负责人张前川在高瓴的牵线下加入

- 40:39 关于闫俊杰、贠烨祎和团队?

- 43:38 怎么看巨头引发的大模型降价潮,特别是对创业公司的影响

《大模型的扑克牌》

- 47:12 玩家:巨头是筹码最多的大户,其次是融资领先的创业公司

- 49:24 后面几家创业公司的首要课题是融资

- 50:15 Club Deal(俱乐部交易)现象为何在大模型浪潮里如此突出?

- 51:00 “看看牌”,今天仍然不敢说一定有创业公司的机会

- 52:18 一共5轮,我们基本每一轮都在加码

- 52:52 6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今年的入围线

- 55:00 巨头推出的大模型产品PK创业公司的产品

- 56:56 你能接受MiniMax被巨头并购吗?

我的新报道:《大模型的扑克牌:独家内幕故事》)(本文访谈了20位中国大模型局中的关键创业者、投资人与生态方,记录过去一年最完整的大模型资本内幕。)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小红书@张小珺jùn)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