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2. 和曹巍聊聊马斯克、机器人恐怖谷和《西部世界》

2. 和曹巍聊聊马斯克、机器人恐怖谷和《西部世界》

2022/10/3
logo of podcast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张小珺
活跃在人工intelligence和大模型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专家,通过《全球大模型季报》和《商业访谈录》分享行业深入分析和预测。
曹巍
Topics
张小珺就马斯克发布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表达了观望态度,认为其短期内难以实现精细化操作,并指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可能面临"恐怖谷效应"的挑战。她还推测了马斯克研发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可能与人类智慧永存和星际殖民有关。 曹巍则认为,机器人浪潮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并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历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可行性、不同场景下机器人形态的选择、以及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分阶段,首先要实现双足快速行走和环境感知,之后才是更复杂的感知、决策和交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能能够实现快速行走和环境感知,但精细化控制方面仍存在挑战;不同场景下,机器人形态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并非所有场景都需要人形;中国在机器人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巨大的市场需求、活跃的创业者群体和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等。他还分析了波士顿动力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机器人企业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策略。最后,他探讨了未来服务机器人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人形机器人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和社会冲击。 曹巍详细分析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挑战,包括步态控制、环境感知、精细化控制等,并指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能在精细化控制方面存在不足。他还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认为其在需要精细化操作和人机交互的服务场景中更具优势,例如家政服务、送餐服务等。此外,他还分析了"恐怖谷效应"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影响,并认为克服这一效应需要在机器人外观设计上下功夫。最后,曹巍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表达了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系统性机会,这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活跃的创业生态、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探讨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难点,例如步态控制、精细化操作和多维感知等,并分析了其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共通点和差异。同时,也展望了人形机器人未来在生活服务场景中的应用前景。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技术难点:步态控制、精细化操作和多维感知
  • 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共通点和差异
  • 未来在生活服务场景中的应用前景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不久,马斯克发布叫擎天柱的人形机器人,我采访了一系列中国机器人公司CEO和投资人。想要听听他们对这款备受期待机器人的想法,也想看看正在爆发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本集嘉宾是投资人曹巍,他从5-6年前就专注研究机器人。聊天话题很有意思也非常硬核,包括马斯克的机器人和他的终极梦想、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可能面临的恐怖谷效应,以及机器人产业宏观演变和未来格局。他觉得,机器人浪潮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无与伦比的新机会。

  • 02:43 人形机器人历史上的milestone
  • 04:31 一款人形机器人需要满足哪些要素
  • 07:20 特斯拉做机器人,从自动驾驶什么能沿袭的?什么不能沿袭?
  • 09:03 精细化控制有多难
  • 10:52 特斯拉AI Day关注什么
  • 14:00 说人形机器人能颠覆一切,是错误的
  • 17:07 什么场景下机器人需要人形
  • 19:30 "恐怖谷效应"
  • 25:40 马斯克又做车,又做航天,又做人形机器人,这几个方向对人类未来意味什么?
  • 25:34 没准马斯克是《西部世界》粉丝,100年后还活着
  • 39:49 投资人目前在投什么
  • 40:37 波士顿动力的核心革新、三次易主背后
  • 44:25 好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将没有边界,越来越像消费电子公司
  • 45:38 《I, Robot》《西部世界》代表人形机器人向前发展的两个形态
  • 46:02 如果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临,潜在负外部性
  • 46:59 在机器人赛道,中国有无与伦比的系统性机会

延展阅读:《对谈5位CEO/投资人:人形机器人犹如登月计划》)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