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jour! 好久不见了各位,欢迎回到一起来读法语名著《拉封丹寓言》 这一期为大家带来: 《死神与樵夫 La Mort et le bûcheron》
(图: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作者:Jean de la Fontaine Vocabulaire: La ramée (n.): 树枝 Le faix (n.): 捆 Le fagot (n.): 柴 Gémissant (v. gémir) : 呻吟 Courbé (v. courber) : 弯 Pesant (adj.) : 沉重 La chaumine (n.) : 小茅屋 La douleur (n.): 痛苦 Songe (v. songer): 想,思考,做白日梦 Le créancier (n.) : 债主 La corvée (n.): 杂务 Le bois (n.): 木头 Le trépas (n.): 死亡 La devise (n.): 箴言 Un pauvre bûcheron tout couvert de ramée, Sous le faix du fagot aussi bien que des ans Gémissant et courbé marchait à pas pesants, Et tâchait de gagner sa chaumine enfumée. Enfin, n’en pouvant plus d’effort et de douleur, Il met bas son fagot, il songe à son malheur. Quel plaisir a-t-il eu depuis qu’il est au monde ? En est-il un plus pauvre en la machine ronde ? Point de pain quelquefois, et jamais de repos : Sa femme, ses enfants, les soldats, les impôts, Le créancier, et la corvée Lui font d’un malheureux la peinture achevée Il appelle La Mort, elle vient sans tarder, Lui demande ce qu’il faut faire. 《C’est, dit-il, afin de m’aider À recharger ce bois ; tu ne tarderas guère.》 Le trépas vient tout guérir ; Mais ne bougeons d’où nous sommes. Plutôt souffrir que mourir, C’est la devise des hommes. 一个穷苦的樵夫,全身被树枝盖住, 在柴捆和岁月的重压之下, 他弯腰,呻吟,步履维艰, 困难地走向他那被熏黑的小茅屋。 他筋疲力尽,非常痛苦, 最后放下柴捆,想着自己的不幸, 自他来到人间,可有过什么欢乐? 世上可还有比他更穷的人吗? 他偶有面包可吃,从无休息可言, 他的妻儿,那些当兵的,那些赋税, 那些劳役,还有债主, 这一切完整勾画出一幅穷人的画图。 他唤来死神,死神即来,毫不耽搁, 并问樵夫要她做什么。 樵夫回答说:“请你再帮助我 背起这捆柴火,不要耽搁。” 死亡可以治愈一切, 但原先的状况不可改变。 宁愿受苦也不愿死去, 这就是人类的箴言。 I. 故事的寓意是,就像故事中的樵夫,虽然人们在生活中的各各方面都可能会遭受压迫,背负负担,但人类在死神面前应该想要的是继续前进活下去。上升到抽象哲理层面,拉封丹是想告诉读者,无论遭受多大的痛苦,仍应生活下去。拉封丹所处的路易十四时代,也就是17世纪末期的法国,农民和穷人的处境几乎和本文描写的一模一样,这些人遭受着纳税、征兵、借贷者、雇主的层层剥削,几乎处于吃不饱、没得休息、从来享受不到人间欢乐的状态。 文章的末尾四句话,是我们前面几期节目中提到过的La lecon 或者叫la moralité的部分,意思不难理解,但有趣的是,针对这四句话,文坛一直有不小的争论。很多人说,拉封丹在表达,当时的穷人就只能逆来顺受继续穷下去,而另一些更为保守流派的文学评论家认为,拉封丹仅仅是在说“要坚持活下去“这个观点。大家觉得呢? II.故事的寓意我们了解了, 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个超级常见并且简单的词组,aussi bien que。这个词组啊,就和英文中的as well as、just like具有一样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X就像Y一样”, 一般来讲这个词组可以用在être动词后面、句首、或者做定语,用法相当灵活。本文中,包含这个词组的句子叫做le faix du fagot aussi bien que des ans(柴捆沉重,如同岁月沉重一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因为这个词组里面有bien,就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像什么什么一样好”。在很多情况下,这三个词我们是连起来用,就像本文一样;而在另一些情况中,bien和que中间可以加入其它形容词,意思变成“X像Y一样的如何如何”。例子,le bûcheron est aussi bien pauvre qu’un mendiant,这位樵夫像一个乞丐一样贫穷。或者,le faix du fagot est aussi bien lourde que des ans,这个例子其实和文章中那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我把lourde沉重这个词明确地通过这个词组表达出来了。 III. 介绍完常见的aussi bien que词组,我们接着看一个更有趣的表达,叫做songer à, songer à qqch. Songer这个词在我们今天的生僻词表中已经列出来了,叫做想、思考、做梦。文章当中这个词组出现的句子是il songe à son malheur(想起了自己的不幸)。别看这个表达短小,它里面其实是有内涵的。大家应该都知道penser这个动词,它的意思是想、思考,这个词的固定搭配也是penser à qqch,那么问题来了,songer à 与penser à一样吗?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的呢? 他们确实是有区别的,而且不是很多法语学习者都能理解这个区别。更加常见的penser这个词更多的是指冥思苦想、认真思考,而我们这里的songer这个词更多用于神游、做梦、憧憬。比如我们文章当中,樵夫在想的是他的痛苦遭遇,是一个宽泛的、更加偏向情感方面的想,而不是认真反思的想,所以用songer à更加合适。如果我们要表达思考一个问题或一个事情,那么用penser à会更妥帖一些。 尾声 今天为大家介绍了《死神和樵夫》这篇寓言背后法国穷人生活凄苦的时代背景,aussi bien que这个常用词组的两种用法,以及songer和penser两个近义词的精妙差别。我们先说到这里。 Au rev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