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国产喜剧片二十年:贾玲、宁浩、陈思诚、开心麻花…

国产喜剧片二十年:贾玲、宁浩、陈思诚、开心麻花…

2024/2/13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

电影巨辩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老马
阿吴
Topics
老马:中国喜剧片在电影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产业低迷时期,多次起到突围作用,但长期以来地位不高,缺乏大师级人物。好莱坞喜剧片近年水准下降,可能与脱口秀和综艺节目发展有关。中国喜剧片受制约程度大,甚至从业人员也轻视喜剧。 喜剧片遵循优越论、不和谐论和解脱感三种理论,并有具体的创作原则,如窘境设计和错位法则。冯小刚的喜剧依赖王朔和刘震云,早期作品调侃官方话语体系,后期作品视角与观众存在落差,对人性阴暗面的刻画缺乏深度。 宁浩的喜剧展现秩序与混乱的冲突,以及人在面对非理性时的无能为力,《疯狂的石头》是国产喜剧的全方位升级,其成功在于技术性思维和对本土性的把握。《心花怒放》开创了“屌丝喜剧”类型,但笑点主要依赖网络粗俗文化。《疯狂的外星人》借外星人探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但对美国文化的展现略显幼稚。《红毯先生》对电影业的反思不痛不痒。 徐峥的囧系列公路喜剧试图刻画中产阶级的焦虑,但后期作品笑点重复,喜剧技术有待提升。开心麻花的喜剧创作模式高效,但笑点设计依赖反差和打脸,原创性不足,且存在意识形态保守和性别观念落后等问题。《驴得水》和《半个喜剧》是例外,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大鹏的喜剧吸收了周星驰的表演风格,并成功地将悲情和励志元素融入其中,但形象不够讨喜。贾玲的喜剧依靠亲和力,但喜剧层次有待提升,其创作方法是将自身经历作为电影的核心,但这种方法可能难以持久。 香港喜剧片在内地市场表现不佳,与审查制度、时代变迁和观众审美变化有关。周星驰和成龙都面临着转型困境。 阿吴:中国电影产业在多个关键节点上,喜剧片都发挥了突围作用,但长期以来地位不高。春节档应该多上映喜剧片,因为喜剧片更容易以小博大,爆冷概率高。中国电影行业需要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目前存在高质量新片不足的问题。官方对喜剧片的警惕和怀疑,源于对喜剧的娱乐功能的轻视,以及对“笑”的天然警惕。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祝各位电影巨辩的听友,龙年春节好。 欢迎收听我们这期龙年春节特别节目,来谈谈当代国产喜剧片。这期并非专门谈今年的春节档,不过也有所涉及。 喜剧片,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屡次发挥突围作用。但它也是一种长期被警惕、被轻视的电影类型。 本期具体内容详见下方时间轴。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1:05) 缺少重工业大片的2024年春节档 分线发行的闹剧 主旋律电影从此淡出春节档? 谈《第二十条》 07:16) 喜剧片的几次突围 冯小刚和《甲方乙方》 宁浩和《疯狂的石头》 徐峥和《泰囧》 开心麻花和《夏洛特烦恼》 陈思诚和《唐人街探案》 贾玲和《你好,李焕英》 24:01) 喜剧片与重工业大片 好莱坞的喜剧片票房天花板有限 当代好莱坞喜剧片衰落 韩国的喜剧片票房也有限 法国、意大利的喜剧片是产业支柱 中国的重工业电影,一路跌跌撞撞 33:23) 警惕喜剧片 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喜剧片? 歌颂喜剧有意义吗? 《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核心问题是啥? 从业人员轻视喜剧片 《大话西游》是文化垃圾吗? 44:45) 喜剧片的一些规律 优越论 不和谐 解脱感 窘境设计 错位法则 50:15) 冯氏喜剧 冯小刚和陈佩斯的竞争 对王朔和大院文艺袪魅 大院文艺的政治调侃是因为有特权 冯小刚电视剧作品的排名 冯氏喜剧的一些内核 对《手机》的分歧意见 《非诚勿扰》的善意温情 《非诚勿扰》的落后观念 80:57) 喜剧导演姜文 第四条道路 「北洋三部曲」:在政治寓言里过家家 对国民性的反思够深入吗 大院子弟的异数:崔健 北平是张北海的吗? 大院文艺该落幕了 101:45) 宁浩 《疯狂的石头》是对国产喜剧的全方位升级 山寨精神 《疯狂的赛车》的技术挑战 《心花路放》和网络粗俗文化 《疯狂的外星人》里有对酱缸文化的自省吗? 鲁迅、柏杨和刘慈欣 《红毯先生》的讽刺无关痛痒,解构失败 127:02) 囧系列,可惜了 对中产焦虑的表现,具有记录时代的意义 但喜剧技术需要升级 「徐王」是最好搭档 冯小刚和宁徐一代的比较 139:43) 开心麻花的喜剧工厂 高效率的喜剧流水线 先意淫,再劝诫,就是麻花喜剧的内核 麻花的各种喜剧技巧 含腾量 魏翔能行吗? 核心创意缺乏 意识形态保守 性别观念落后 《驴得水》《半个喜剧》:麻花应向外援学习 158:29) 屌丝喜剧 屌丝概念的文化内涵 大鹏的崛起 网感很重要,但网感不是一切 169:17) 贾玲 女性喜剧演员的现状与突破 减肥或令贾玲走出一条更宽的路 《你好,李焕英》的喜剧设计和哭片反转 综艺和电影表演的区别 《热辣滚烫》和贾玲的电影方法论 用自己作为题材 日本同类题材是怎么拍的? 贾玲第三部电影《转念花开》 190:23) 混搭喜剧和陈思诚 吐槽《捉妖记》系列 《唐人街探案》的优缺点 针对春节档定制喜剧,有何利弊? 200:22) 香港喜剧片的没落 周星驰失去了再演底层人物的信念感 成龙在好莱坞和中国内地之间,选择了后者 彭浩翔、张家辉、郑中基 209:45) 聊聊几位喜剧明星 葛优是演反派出身 王宝强的淳朴人设 徐峥和黄渤 沈腾和贾玲之后,电影演员还需要神秘感吗? 218:25) 低欲望时代的喜剧 制约国产喜剧片的的不是技巧,不是人才 三十年高歌猛进的高欲望时代结束了,喜剧即将转向 低欲望时代的喜剧,前景光明(狗头) 片尾曲: 我要你(电影《驴得水》主题曲) 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dyjb1895(添加微信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