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对话石晓军:日本从不曾成为中国的附庸

对话石晓军:日本从不曾成为中国的附庸

2020/9/23
logo of podcast naive理想国

naive理想国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由于近代东亚世界的剧烈变迁和八十年前的那场侵略战争,日本成为许多中国人绕不开的一个谈论对象。   我们仍然像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那样震惊并渴望理解明治日本的开化进步何以可能,同时,经历了战争创伤的我们也十分警惕右翼军国主义势力的再度抬头,日本政局的风吹草动都可以挑动国人的神经。   也正因如此,我们对日本的关注和了解始终被无法悬置的民族主义框架所限。当我们只从近代历史中去把握日本的时候,我们必定只会看到一个片面的日本,它既可能功利地等同于一个易于复制的变法样本,又可能在自我膨胀中,化作华夏中心论调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浪漫与一厢情愿。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间社会学群教授石晓军,从漫长又重要的古代中日交往史中试图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日本,厘清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种种认知偏差。   本期嘉宾: 石晓军,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间社会学群教授,主要研究中日关系史,著有《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变迁》《〈点石斋画报〉所见到的明治日本》《隋唐外务官僚研究》等   本期你将听到: 4:50改革开放初期,学生只功利地对近代日本历史感兴趣,漠视古代的中日交往 7:48"小日本""一衣带水"等描述所反映出来的认识偏差,为什么说日本"既不小,也不近"? 12:35我们只知道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却不知道日本也为汉字贡献良多 18:56华夏夷狄观念下,中国如何看待日本,日本又如何看待中国? 24:02早在隋朝,日本便表现出谋求与中华王朝对等地位的政治意识? 36:15三世纪至清末,中国对日本的认识几近停滞,官修史书中对日本的描述只是"后书抄前书" 44:50唐朝并非中日交往顶峰,江户时期才是中国文化在日本大规模普及的黄金时代 56:54国学、汉学、兰学,日本社会内部的思想激荡:日本的世界观如何开始走出"中国的巨影"? 1:05:17中国和日本都能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镜像,怎样在中日关系史中把握日本?   推荐书目: 《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变迁》石晓军 《日本的世界观》马里乌斯·詹森 《分身:新日本论》李永晶   主持: 郝汉   节目编辑: 郝汉   配乐: 赤とんほ(红蜻蜓)-ハンバート ハンバート Bossa Antigua-Paul Desmond   互动: 在微博话题#Naive咖啡馆#说出你的想法,或前往微信公众号「Naive咖啡馆」留言   联络我们: [email protected]   声明: 本节目由文化品牌「理想国imaginist」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表示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