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老师:我对于博尔赫斯作品的理解,并非仅仅来自于对相关书籍和评论的阅读,更重要的是结合了我自身在思想史领域的积累。理解博尔赫斯,关键在于将对博尔赫斯阐释的阅读与自身已有的思想史知识相结合,例如,将博尔赫斯作品中关于无限的论述与库萨的尼古拉等思想家的观点联系起来。
阅读博尔赫斯作品,可以从轻松愉悦的角度入手,感受其独特的逻辑悖论和概念构建的趣味;也可以深入探讨其作品中概念构建的视角和视野,理解其如何运用概念构建独特的视角来反思和理解诸多问题。
宗教仪式具有双重价值:其一,连接信徒与神,这是许多宗教的共同特征,仪式是通往神灵的必要途径;其二,塑造共同体,提供心灵慰藉,仪式具有说服力,能够帮助人们接受观念,建立共同体,获得心灵慰藉。
然而,宗教仪式并非绝对必要,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异就体现了这一点。过多的仪式可能会对个体独立思考和感受造成伤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仪式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遵守规则,避免过度依赖自身的自制力。
我的思想源流是重要的,陈嘉映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宗教和思想史书籍。意识到自身思想立场的重要性,避免以单一视角看待问题,才能更接近真相。
我节目内容的多元化,源于对生活问题多元性的回应以及不同知识领域之间内在关联性的认识。现代人生活复杂,需要应对各种问题,知识的专业化分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我的节目旨在呈现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个人生活样态。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意愿,这是一种想解决一些问题的自觉。
“真理掌握我们”并非指我们掌握真理,而是指存在一些客观规律和秩序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这种真理并非通过实验验证获得,而是在人群中、在世存在中完成的。
目前我尚未发现与我的节目定位完全相同的国外媒体或博客。
我个人的榜样和典范是曼德拉、甘地、特蕾莎修女和维特根斯坦,他们分别代表着坚守、牺牲、慈悲和理性。
我个人信仰路径是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而非完全依赖教会的引导,主要通过阅读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等神学家的作品来理解基督教的道理。
受洗并非成为基督徒的绝对条件,但作为基督徒,有必要向周围人公开自己的身份。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