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2年,从兄弟邦到敌对国(极端现实主义 2/3)尼采

2年,从兄弟邦到敌对国(极端现实主义 2/3)尼采

2024/2/20
logo of podcast 翻转台电(翻电)

翻转台电(翻电)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讲人
Topics
主讲人:本期节目探讨了俾斯麦如何运用现实主义外交策略,在短短两年内促使普鲁士与奥地利从兄弟盟邦走向敌对。首先,普鲁士国王坚持三年兵役制导致与自由派议会冲突,引发宪政危机。俾斯麦被任命为首相,他试图通过铁血政策和控制舆论来解决危机,但均告失败。他意识到单纯的强权统治不可持续,转而采取拖延战术,等待时机。 在与奥地利的博弈中,俾斯麦采取了强硬姿态,直接威胁奥地利放弃在德国东北部的地位,甚至威胁要违反条约。他还利用波兰危机拉拢俄罗斯,对抗奥地利。虽然支持俄罗斯镇压波兰起义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但成功拉近了普俄关系。俾斯麦的策略是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的影响力,为普鲁士的崛起铺平道路。 在经济方面,俾斯麦重视经济发展,并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等金融财团合作,利用经济手段增强普鲁士的政治优势。他通过与法国签订贸易协定,成功得罪奥地利,同时获得下议院支持。在处理丹麦问题时,俾斯麦巧妙地利用国际局势,与奥地利结盟共同进攻丹麦,最终通过一系列策略,确保普鲁士在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获得主导地位,为日后与奥地利的战争埋下伏笔。 俾斯麦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适应不断变化的局势,并巧妙地利用国内外矛盾,最终实现其政治目标。然而,他的极端现实主义和不择手段的做法也引发了争议,并为后来的欧洲冲突埋下了隐患。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讲述了普鲁士的宪政危机,以及俾斯麦如何在国王的支持下,通过漠视传统和规则,最终被选为首相。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虽然未能立即奏效,但他通过解散议会和影响舆论等手段,最终在与议会的博弈中占据了优势。
  • 普鲁士宪政危机
  • 俾斯麦上任
  • 铁血政策
  • 解散议会
  • 影响舆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 本期内容 ]

在俾斯麦的历程中,与奥地利的一战是关键。但现在回想,这依然很难令人相信,普鲁士与奥地利是德意志联邦的兄弟盟邦,有历史情感,有条约义务。且从两国携手作为盟友攻击丹麦,到反目成仇,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俾斯麦是如何做到的?

[ 讲义下载地址 ]

可以在地址:flipradio.3adisk.com

[ 欢迎在Patreon和爱发电支持翻转电台 ]

如果你过去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优先推荐使用Patreon,因为其有按月订阅的制度:

https://www.patreon.com/flipradio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可以在爱发电:

https://afdian.net/@flipradio

感谢大家对翻转电台的支持。

[ 第四章问题意识 ]

被马克思韦伯称为“去魅”,尼采称为“上帝已死”,被当代人感受为对心理学,灵性知识和体验的浓厚兴趣,站立在我们问题背后的那个东西。

[ 本期问题意识 ]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现实主义为主的社会,外交的流派也被称为“现实主义”外交,这与俾斯麦在19世纪的实践有很大关系。这种强烈的现实主义潮流与传统冲撞,也促使其他人面向现实主义进行调整。现代性就在这种传统共识与现实主义的调整中发展。极端现实主义一方面来源于“上帝已死”的旧传统退潮,一方面来源于现代性体制,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有更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