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33万人在豆瓣上给这部还未在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打了分。在《寄生虫》不断发酵和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整个东亚社会对于阶级矛盾议题的高度关注、有更多观影经验的观众与《小偷家族》《燃烧》等做出的横向对比和品位表达,也得以一窥韩国电影工业的某些特点,甚至是中国影评生产的某种八股套路。在本期节目里,我们与《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余雅琴从《寄生虫》入手,聊了聊全世界范围内以阶级为主题的电影表达、韩国电影工业背后的香港阴影、日韩电影现实主义的来路与去路,并在最后对中国影评圈做了一个小小的揭秘。除了呼唤更多对于议题复杂性的理解,我们或许也可以换一个角度重审院线电影的意义——时间流逝,影像消逝,影评无踪,院线电影是否提供了公众讨论的窗口?它们又是否有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主持】
黄月(媒体人,界面文化资深编辑)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Zzzzzhiqi)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嘉宾】
余雅琴(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影评人)
[05:45] 结构主义的《寄生虫》还可以更结构主义 [09:20] 《寄生虫》为什么是一部“激素电影” [12:20] 奉俊昊《寄生虫》与李沧东《燃烧》的观感与叙事分别 [15:30] 电影对于阶级对立的描画有很多种方式,《寄生虫》《燃烧》《小偷家族》有相似之处 [22:30] 阶级叙事亦有其他出路,为什么《幸福的拉扎罗》做得可能更好 [24:20] 相比文学市场,亚洲内部的影视文化互动更为密切 [26:40] 韩国电影的风格与向香港电影学习的历史密切相关 [29:15] 韩国电影的现实主义V.S.日本电影的现实主义 [32:30] 从《寄生虫》看艺术电影为中产服务的本质属性 [35:30] 中国中产与所谓他者的界线与危险 [42:15] 电影《仆人》所体现的主奴辩证法 [46:30] 底层一定要颠覆权力关系成为富人吗 [52:10] 韩国电影中的历史魅影 [58:15] 在今天,影评的生产过程是否有问题 [01:00:00] 中国影评人在电影工业和观众之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01:09:10] 院线电影对于社会议题与公众讨论的意义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影像作品:
《寄生虫》(2019,奉俊昊) 《雪国列车》(2013,奉俊昊) 《绿皮书》(2018,彼得·法雷里) 《燃烧》(2018,李沧东) 《小偷家族》(2018,是枝裕和) 《编剧工坊》(2017,劳伦·冈泰) 《幸福的拉扎罗》(2018,阿莉切·罗尔瓦赫尔) 《熔炉》(2011,黄东赫) 《出租车司机》(2017,张勋) 《花样年华》《2046》(2000/2004,王家卫) 《小姐》(2016,朴赞郁) 《无人知晓》(2004,是枝裕和) 《感官世界)(1976,大岛渚) 《夜以继日》(2018,滨口龙介)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2017,石井裕也) 《我不是药神》(2018,文牧野) 《霾与雾》(2013,曹斐) 《冷酷祭典》(2014,克洛德·夏布洛尔) 《仆人》(1963,约瑟夫·罗西) 《下女》(1960,金绮泳) 《送我上青云》(2019,滕丛丛)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
《温柔之歌》[法]蕾拉·斯利玛尼 著 《那不勒斯四部曲》[意]埃莱娜·费兰特 著 《聊天记录》[爱尔兰]萨莉·鲁尼著 《智者的愚蠢》[法]白兰达·卡诺纳著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半斤八两》by许冠杰 片尾:《鬼马大家乐》by许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