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86 宏观漫谈38|短中长期的挑战与资本市场的变化:与李丰聊中美的挑战与博弈

Vol.86 宏观漫谈38|短中长期的挑战与资本市场的变化:与李丰聊中美的挑战与博弈

2023/12/1
logo of podcast 高能量

高能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丰
通过《宏观漫谈》节目,深入分析和讨论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各种变量。
李翔
Topics
李丰: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外忧包括中美利差导致的人民币汇率压力和外资信心下降(短期),以及生产力变革和强国博弈(长期);内忧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将房地产、制造业产能扩张和基建这三个传统增长动力替换为新的增长动力(新金融结构、数字基础设施、高附加值产业)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对传统经济结构的依赖导致预期悲观。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并非在短期内同时进行,而是从2014年开始分阶段进行,包括制造业调整、金融改革和房地产调控。2019年中国面临的是在外部环境温和偏紧的情况下进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而之后外部环境紧张以及疫情加剧了调整难度。随着美元加息周期的结束或停止,中国面临的中短期挑战将得到极大缓解,但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拖累全球经济。严格控制资本流动是打破负循环的一种方法。全球资金配置受到汇率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资金流向取决于盈利预期。过去两年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和国内事件,包括美联储加息、疫情、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中长期和中短期挑战将对不同行业产生不同影响,一些行业将面临挑战,另一些则可能从中受益,凡是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新方向的行业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李翔:房地产从业者对当前经济形势最为悲观。对中美元首会晤时间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信息控制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解读。中美元首会晤并非为了谈论具体事务,而是为了增进双方信心和影响力:中国旨在增强外资和世界对中美关系和地区冲突的信心;美国则希望在选举前展现其对中国的影响力。民粹主义抬头是美国经济面临挑战的体现,贸易战是将国内压力转嫁到外部的方式之一。美联储加息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分阶段进行,经历了温和流动、剧烈波动、加速流向美国以及赌博降息四个阶段。OpenAI事件可能意味着大模型领域泡沫的破裂。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既有外部压力(中美利差、国际事件),也有内部挑战(经济结构调整)。节目分析了这些挑战如何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和人们的预期。
  • 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外部压力包括中美利差和国际事件,内部挑战则来自经济结构调整。
  • 经济结构调整涉及到将房地产、制造业和基建这三个主要的GDP贡献支柱,转向新的增长动力。
  • 这种调整过程会给大部分习惯于原有经济结构的人带来不适和悲观情绪。

Shownotes Transcript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图示】

【内容索引】

01:37 抛开对现象和细枝末节问题的感性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确有内忧和外忧

04:57 过去两年里,我见到的最悲观的人全都是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

06:18 中长期的挑战是我们处在一个生产力变革与强国博弈、迭代的阶段,同时中国自身还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短期的挑战来自于中美利差倒挂,美联储加息周期给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计价资产所带来的压力

08:49 关于经济结构转型,理性来讲肯定是经济好的时候“换轮胎”;但是大部分人在经济好的时候不会想着去换,因为没有这种压力和迫切性,从楼市的去杠杆到金融行业转型都具有滞后性

13:51 2019到2023年有很多和天鹅:疫情、俄乌冲突,包括巴以冲突,拉回到2019 年,我们面对的挑战是什么,中长期挑战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吗?

18:10 11月20日前后有一些在政策层面上比较重要的事:首先是金融管理层的调整初步到位了;其次是中央金融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此外,对于“持续加大存量风险化解力度”的不同理解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21:26 从打工者的角度来看,先调整管理层再开会,是要设定新方向、新目标;而先开会再调管理层,往往是为了调管理层而开会

25:00 在习拜会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这个事实层面的问题,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存在着不同说法的,而是否超过预期时间带来的解读方向却是截然不同的

26:53 中美元首会晤的背后双方目的不同:关于中美关系和区域争端,中国需要给外资和世界一些信心;美国执政党则需要在大选之前证明它对中国的影响力

28:05 会晤后,美方将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含国家毒品实验室地址)移出“实体清单”,中国也表示加强毒品控制,毒品泛滥对美国来说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相当于给了美国执政党一些政治得分

32:40 美国所面临的中长期和中短期的挑战分别是什么?

33:21 美联储刚开始加息的时候,全球资本开始温和地向美国流动,但在22年6月之前大家都还觉得通胀能被控制得住,几乎没人预料到后续的生息会如此激烈

34:11 2022年6月美国通胀水平升至年内最高峰后,美联储在6月、7月、9月和11月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大家一方面因为投机心理更多地选择收益率跳升的美债,同时又担心通胀会拖垮美国经济、造成衰退

36:25 当下这个阶段,大家普遍认为美联储利率不会再上升,开始逐渐下注赌什么时候降息

41:08 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的民粹主义的抬头,某种程度上是美国经济出现挑战的一种体现,然后在2018年美国试图把这种国内的压力转嫁到外部,发起贸易战就是转嫁压力的方式之一

44:17 随着美元加息周期的结束或者停止,中国中短期的挑战可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47:15 因为没有资本项下的流动管制,所以香港在负循环的时候跌得远比大陆惨;在正循环的时候资本市场涨幅也往往比预期大,压力的缓解也会更加明显

48:26 从短期来看,钱生钱存在一个汇率博弈或者投机的过程;从中期来看,钱能赚钱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预期息息相关,这两件事之间的组合影响了钱的流动和全球范围内的配置

51:12 过去两年,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的国际事件和国内事件都有哪些?

56:07 OpenAI的戏剧性反转,可能意味着大模型给投资和科技行业带来的飙升的想象力以及泡沫需要破一下

57:05 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可能就会改变一个行业里最头部公司的估值预期,就像当年Uber创始人被赶出公司,然后市场对其估值开始急剧下调,紧接着共享经济的泡沫就破裂了

58:47 落到产业和行业里面,我们刚刚讲的中长期挑战、中短期挑战会让哪些行业受到比较大的伤害,又有哪些行业会从中受益?

59:49 凡是转不到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方向上的商业模式,都会有比较大的挑战

【录制时间】

2023年11月21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