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138 宏观漫谈68|聊聊最近的资本市场与财政部发布会(10.12录制)

Vol.138 宏观漫谈68|聊聊最近的资本市场与财政部发布会(10.12录制)

2024/10/16
logo of podcast 高能量

高能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丰
通过《宏观漫谈》节目,深入分析和讨论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各种变量。
李翔
Topics
李丰认为A股市场上涨周期中需要调整平均持筹成本,避免投资者过度获利;并分析了巴菲特减持美股仓位的可能原因。 李翔分析了节前A股高成交量的资金来源,认为场内配资或融资盘可能贡献较大;并探讨了节前涨幅的原因,认为并非政策强度超预期,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情绪触底企稳等。李翔还分析了兼并收购对一级和二级市场连接的重要性,以及财政部发布会中关于化解地方债、发行特别国债等政策的解读,并对未来资本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长期机构资金的引入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向。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了国庆假期前后A股市场的波动和市场情绪的变化,分析了政策、情绪和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
  • 股市在上涨周期中需要调整平均持筹成本,避免投资者因单边上涨而过度获利。
  • 节前A股市场出现巨额成交量,主要资金来源可能是场内配资或融资盘。
  • 政策强度和市场情绪的触底企稳是引发市场强烈反应的原因之一。

Shownotes Transcript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22 如何看待国庆假期前后A股市场的波动,以及市场情绪的大起大落?

02:16 股市中有一个规律:在上涨周期中,市场需要通过调整平均持筹成本来保持健康发展,避免投资者因单边上涨而过度获利,即所谓的“换手率”。

06:39 国庆假期前,A股市场出现高达2.59万亿元的巨额成交量。我们对这笔资金来源做了一个小研究,发现外资虽然有所贡献,但并非主要来源;较大比例的资金可能来源于场内配资,或称为融资盘。

10:25 很多人认为,节前A股市场的涨幅是因为政策强度超出了预期。然而,中国在过去一年中推出的政策,包括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及刺激消费,也许并未超出预期。为何节前的的经济政策引发了市场如此强烈的反应?

14:39 在大家的情绪触底企稳后,更容易对政策刺激形成共振。

20:41 美国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增加3.3万至25.8万,PPI持平,CPI略高于预期。前者意味着就业情况不佳,后者则预示着可能降息。同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了一下。

22:45 保持美元相对强势的地位,仍是美联储短期内的重要目标之一。

24:25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有两件事将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美国大选结果和美联储议息会议。

25:36 部分美国选民对于支持特朗普的态度较为含蓄,不愿意公开表态,而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支持特朗普的人反而有强烈的发声意愿。

31:25 美国年轻选民的投票率一直较低,他们的政治主张能否促使他们投票,将成为影响这次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33:18 回顾节前的这些政策,一个值得关注的角度是,直接面向资本市场的增量政策、化解地方债,以及通过刺激消费来提振经济,这三个举措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到了第一梯队。

34:43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近期上交所举行券商座谈会,就并购重组等政策展开讨论。

37:25 兼并收购是连通一级和二级市场的重要环节。如果二级市场好转,一二级市场中间的连接环节开始活跃,S基金(secondary fund,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也将变活跃。

38:58 一级市场中的高成长公司,是不是没有被并购的动力?因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投资方都知道公司的高成长性,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独立上市。

40:44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长期繁荣的资本市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5:18 近期,财政部发布会有几点值得关注:1、发言中多次使用“拟”这个表达;2、强调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但未透露总规模;3、提到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49:15 如果简单地用香港交易所的股价作为外资对中国配资的指标,目前看来还未达到标配的水平。那么,外资配置中国又受哪些因素影响?

53:25 如果出现极端地缘政治情况,即不能寄希望于外资配置中国资产,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

54:21 我猜中国正通过多种方式推动长期机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或许可以在A股范围内,使持有核心资产的资金变得相对长期,而且是中国的钱。

54:49 围绕中国资本市场,有个长期讨论的焦点话题:中国这些优质的上市公司的定价权,是掌握在内资还是外资手里?

56:35 人民币到底是被低估还是高估了?

59:44 如果要使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都要开放资本项下的人民币流动,并且人民币汇率需合理甚至具有升值预期。

1:01:15 财政部发布会中提到的一个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专项债券方面,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

1:05:06 仅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角度看,今天的财政部发布会是否达到了预期?

1:12:39 巴菲特近期大幅减持美股仓位,尤其是银行股。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一、认为美国资本市场面临挑战;二、美联储降息可能对美国金融业或银行业带来挑战。

【本期相关】

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即日起接受申报_要闻视频_中国政府网)

财政部: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即将推出)

多项重磅政策!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最新发声)

【往期链接】

Vol.135 宏观漫谈66|经济刺激政策背后的另外一种“超预期”(9.26录制))

Vol.79 宏观漫谈35|当下中国面临的全球环境:与李丰聊中国经济的“靠自己”问题(下))

Vol.58 宏观漫谈23|悲观来自于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与李丰聊中美五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Vol.114 中国的“长钱”时代来了吗:与田轩聊耐心资本)

【录制时间】

2024年10月12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