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175 看完这么多“老年困境”,我们该焦虑吗?

EP175 看完这么多“老年困境”,我们该焦虑吗?

2024/11/23
logo of podcast Talk三联

Talk三联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晓洁
知名新闻记者,专注社会新闻和文化评析。
高一丁
魏倩
Topics
高一丁:本期节目探讨了中国老年人面临的各种困境,例如身体机能下降、精神孤独、社会关系变化等,并分析了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社会和家庭在应对这些问题上可以发挥的作用。节目中还采访了多位专家和老年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和需求。 魏倩:通过对老年人的采访,我发现老年人会逐步适应衰老,并有自己解释和适应生命状态的方法。他们并非完全丧失能力,在适应衰老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同时,社会对老年人的认知存在误区,将老年人简单地视为弱者或小孩是不准确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例如对亲密关系和陪伴的渴望,也同样重要。 李晓洁:在乡村养老院的采访中,我发现老年人面临的精神孤独和空虚问题比预想的身体痛苦更突出。老年人对亲密关系和陪伴的需求被忽视,尤其是在农村的社会福利院中。农村的互助养老模式,以及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养老压力,但城乡之间在养老资源和服务水平上仍然存在巨大差异。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老年人会特别害怕身体失能或全失能的状态?

老年人最害怕的是身体失能或全失能,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需要依赖他人照顾,这种依赖感让他们感到无助和焦虑。

为什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突然的身体失控?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突然摔倒或身体失控,这是因为他们的体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尤其是在进行密集活动后,身体无法承受,导致突发状况。

为什么老年人的微信头像常常是“岁月静好”类的图片?

老年人的微信头像常是“岁月静好”类的图片,因为他们的生活重心逐渐转向追求内心的平和,避免接触让他们不开心的事物,这是他们应对衰老的一种心理选择。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不是因为他们认知能力下降,而是因为骗子通常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善意,而他们的子女可能没有给予同样的情感支持,因此他们更容易被情感价值打动。

为什么老年人会逐渐重建自己的人生叙事?

老年人逐渐重建人生叙事,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退休后与同事的联系减少,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些变化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和调整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农村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互助养老?

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互助养老,因为他们的子女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数量多,且居住分散,互助养老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形成一种自发的社区支持系统。

为什么城市中的养老驿站模式更受欢迎?

城市中的养老驿站模式更受欢迎,因为它将养老机构嵌入社区,老人不需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家人也能随时探望,情感联系和社区支持得以保持,这种模式更符合老人的需求。

为什么独生子女在养老问题上压力更大?

独生子女在养老问题上压力更大,因为他们需要独自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缺乏兄弟姐妹的分担,尤其是在父母生病或需要长期照护时,独生子女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为什么老年人会觉得自己需要为子女继续付出?

老年人觉得自己需要为子女继续付出,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避免被视为无用之人,尤其是在退休后,他们希望继续为家庭和社会贡献力量。

为什么老年人不愿意被视为“小孩”?

老年人不愿意被视为“小孩”,因为他们是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成年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应对能力,他们希望被尊重为有自主选择权的成年人,而不是被过度保护或忽视。

Chapters
节目的开头,三位嘉宾针对老年生活进行了讨论,分享了他们对于老年生活困境的初步想法。他们意识到,对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并表达了对未来老年生活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特别是身体机能下降和生活不便等问题。
  • 嘉宾们分享了对未来衰老的担忧,特别是身体机能下降和生活不便。
  • 意识到对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 强调了老年人适应衰老过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也都会思考变老之后的生活。不过,即便我们为老年生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可能会被更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打乱。老年,是一个漫长、琐碎而又充满不确定的人生阶段。

我们好奇的是,老人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变化?有哪些问题是真的变老之后才会察觉到的?这些问题是衰老的自然规律,还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此前对于老人与老年生活的认知,是否也需要做出改变?而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外,有哪些社会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过一个更好的老年生活。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那些未曾预想过的“老年困境”,以及在旁观了诸多老人会面对的处境之后,还算年轻的我们,会如何思考自己的变老之后的日子。

【时间轴】

01:15 如果你老了,最害怕的事是什么?

03:29 当一位八十多岁的奶奶摔倒在卫生间

07:39 未曾设想过的“老年困境”: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求

13:22 为什么老年人的微信头像都是“岁月静好”?

17:53 变老的过程,也是被迫重建人生叙事的过程

21:40 乡村里的“互助式养老”

26:32 城市的“嵌入社区式”养老实践

29:10 养老的城乡差别:关于经济成本和专业人员

36:10 等你父母年纪大了,会送他们去养老院吗?

45:32 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真的会更大么?

50:18 曾经相约一起养老的朋友们,都结婚生子了

57:19 多和年轻人接触,还是接受自己是一个老人?

【延伸推荐】 付费专辑 | 《从照护到安宁疗护》)

————

编辑/一丁剪辑/译丹配乐/渡辺俊幸 - 二人の時間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