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over of episode Vol. 11 养老金买艺术品,你放心吗?——第一支艺术品基金的诞生

Vol. 11 养老金买艺术品,你放心吗?——第一支艺术品基金的诞生

2021/3/15
logo of podcast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封面这匹唐三彩马,曾在32年前以374万英镑的高价在伦敦成交,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的拍卖纪录。交易背后的委托方,正是全球第一支艺术品基金——英国铁路养老金。 我们知道,养老金往往偏好稳定、透明、可控的投资门类。这一切与艺术品的投资模式恰恰背道而驰。那为什么偏偏是由养老金开启了机构投资艺术的先河? 作为一支传奇基金,除了创造可观的收益,英国铁路养老金还为后世的艺术投资开创了诸多范例,甚至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了博物馆,去了解艺术。可就是这样一支成功的基金,为何同时饱受争议,以至于在英国下议院展开听证? 更重要的是,投资艺术品这个行为本身,触及到一个更为深刻的命题,即:艺术在高度商业化的环境下的境遇。作为商品的艺术品在何种程度上受到了扭曲?又是如何塑造今天的你、我以及普罗大众的认知? 以上话题正是本期嘉宾,来自嘉德教育的刘昊老师的博士论文课题。本期节目,刘昊老师将和匡时拍卖书画部总经理晏旭老师一同由这支神坛上的基金说起,为我们讲述艺术的价值、收藏的原理、商业的逻辑,以及这一切如何同我们每一个人产生关联。 内容包括: 05:45     石油危机和大萧条,有项目能打败20%通胀率吗 10:18     信心和信任——打造传奇的基石 12:26     初次尝试:新规则与防火墙 22:03     投资门类:为何中国艺术独受青睐? 28:55     标准化的购买流程确保投资成功 31:38     离奇失窃又追回的唐三彩,骗局还是巧合? 39:36     从秘藏传统到公开展览,铁路养老金开创先河 43:51     批评与监督:人民的基金还是资本圈养的基金? 54:04     艺术投资的最大变量:区域经济和板块轮动  59:03     收藏家和投资人,一心能否二用?  65:15     商业社会,艺术如何与普罗大众相关联?   更正1: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拍卖时间应为2005年,节目中嘉宾口误说为2009年。 更正2:大维德对瓶的高度分别为63.8厘米和63.6厘米,不是主持人所说的“1米”。

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冲突不断,以至于擦枪走火,爆发了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特别是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成员国收回石油标价权,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也导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由1967年的3%上升到1975年的20%以上。 图为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进攻戈兰高地的叙利亚T-62

Sotheby's (苏富比)** 1744年创始于伦敦的拍卖机构。总部在20世纪中期迁往纽约,继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拍卖公司之一。  苏富比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在泰晤士报公布了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品投资指数,为艺术品投资提供了数字依据。也因此给予了英国铁路养老金投资艺术品的信心。  图为苏富比1888年的图书成交

Julian Thompson (朱汤生)** 朱汤生是苏富比前亚洲区主席,曾于1973年前往香港,建立了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开创了国际大拍卖公司在亚洲成立分部的先例,从而将国际艺术品鉴赏和交易的标准和程序引入亚洲。 朱汤生在亚洲艺术的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特别是作为中国陶瓷的世界级权威,影响了香港以及亚洲的几代收藏家。朱汤生在70年代担任英国铁路养老金内部艺术顾问。  图为朱汤生在1973年于香港文华酒店举办苏富比在亚洲的第一次拍卖 Giuseppe Eskenazi (朱塞佩· 埃斯卡纳齐)** Eskenazi是犹太裔的著名古董商,经营东方古董的泰斗。除了节目中提及的唐三彩和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由他经手的著名中国古董还包括:1999年创下明代斗彩器物拍卖纪录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2008年创下唐代银器拍卖纪录的“唐鎏金银盖碗”;2009年创下中国玉器拍卖纪录的“清乾隆鎏金铜座碧玉水牛”等。Eskenazi在70年代担任英国铁路养老金外部艺术顾问。  图依次为英国铁路基金唐三彩马;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成化斗彩鸡缸杯;唐鎏金银盖碗;清乾隆鎏金铜座碧玉水牛。

雍正《古玩图》** 雍正时期皇家收藏古物的图录手卷,高62.5厘米,长约20米。绘制了近250件从新石器时代到雍正年间的各种精选陶瓷、玉器、青铜器等。其中瓷器包含了宋汝、官、哥、定、明永宣、成化、嘉万等历代名窑瓷器。手卷最后的皇座提示我们这是皇家赏玩珍藏的古物的记录。 《古玩图》在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后流入欧洲,引起西方世界对中国艺术的极大关注。  东方陶瓷学会 (OCS)** 东方陶瓷学会于1921年由12位收藏家成立于伦敦,百年来致力于推广及发展中国艺术研究工作。是海外历史最久,权威性极强之民间研究中国陶瓷机构。会员聚集了东方陶瓷领域的著名学者和收藏家,如大维德爵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等,华人会员则包括卢芹斋,郑德坤等,是权威性极高的陶瓷研究组织。东方陶瓷学会曾于60年代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设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中国艺术的硕士学位。 图为东方陶瓷学会创始人Geroge Eumorfopoulos 大维德对瓶** 大维德对瓶,学名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因大维德爵士捐赠给大英博物馆而得名。其中一支高63.8厘米,最大直径19.6厘米;另一只高63.6厘米,最大直径22厘米。瓶身划分为平行的9条带状区域,在每一区均以釉下青花的技法绘制了一共8种不同主题的图案,堪称元代青花瓷纹样大全。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元代是否存在青花瓷一直有争议。直到发现大维德对瓶身明确指出,制造于元至正十一年,才得以界定。因而赋予了这件作品在古器物学上的特殊地位。  《石渠宝笈》** 《石渠宝笈》是记载乾隆时期清宫内府所藏书画名迹的著录文献,涵盖上迄魏晋,下至清初近两千年的书画名家优秀作品。 尽管汇集了天下书画精品,《石渠宝笈》中仍有大量作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学术关注。直到近年拍卖市场兴起,将《石渠宝笈》和“天价拍品”联系到一起,使得研究者纷纷对其开展细致的学术工作,从而丰富了艺术史研究。这是晏老师认为商业帮助艺术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