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命到发疯,我们不正常吗?编辑部小伙伴谈了谈这一年来我们所看到的青年处境、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和他们的问题。 【本期介绍】** 马上是五月,今年的青年节有点让我们“头疼”。与前两年相比,如今好像生活正在回到如常的轨道上,但只见那些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锋利,像越挣扎就陷得越深的泥潭一样,难以脱逃。 讨论意义和价值感是奢侈的,因为生存和站稳脚跟才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在录制这期播客之前,我们收集了很多来自听众和读者的提问,面对这些发问,我们感到无力,因为它们也是我们想问的问题,但我们也没有答案。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高兴看到这些问题,因为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需要勇气的。 开始这次聊天的时候,我们都不是很有信心。我们不希望再去定义或是概括什么是青年,只是想分享我们共同面临的处境,聊聊那些我们也参与其中的文化现象或是社会情绪,比如算命、特种兵式旅游、整顿职场,或是发疯,看见那些我们同样讨厌的话语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问题,并在最后分享一些在这个时代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新颖的生存思路。 关于2023青年节策划「落脚」** 又到青年节,回顾过去一年有关青年的最热话题,从最难就业季到最低生育率,从迁徙与离散到孔乙己的长衫……我们决定谈谈与当下青年最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如何“落脚”。详情见下文海报。 【本期问题青年】** 璐璐|遇事不决看运势 Sharon|吸一大口猫度日 阳少|被“新教伦理”洗脑的J人 小曾|愤怒青年 【收听指北】** 03:33 一个预告:青年节策划「落脚」 05:20 从去年到今年,大家和身边人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06:41 当庞大的障碍没有了以后,怎么办?那些长久存在的、普遍的困境正重新被推回到我们面前 10:37 我们征集到的“问题”:摇摆不定的社会时钟、左右为难的人生选择、沉重的价值和意义 14:49 **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想象未来了:“这一代人都死光之后,下一代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吗?还是这种混乱和停滞会继续延续?” 16:37 **我们为什么爱上了算命?宿命论为什么是一种“托底”? 18:40 **“特种兵式旅游”:一种竞争的躺平、躺平的内卷。 22:26 **住进“赛博精神病院”,有人一起“不正常”的话,似乎就没有那么孤单。 24:35 **如果体面和秩序都是无效的,如果捉摸不透社会规则的变化,不如去发疯。 26:47 **替我们发怒的《狂飙》、《黑暗荣耀》、《怒呛人生》:我们的愤怒到底应该归因于哪里?发疯是不是还是一种自我损耗? 29:53 **呼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有什么问题? 35:22 **回顾《孔乙己》原文,鲁迅为什么写孔乙己? 38:23 **分享《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的写作,警惕居高临下的下沉视角。 50:03 **尝试把自己的家作为一个私人版的城市客厅,在小家做一些链接。 54:20 **即使可能会经历迷茫,但长时间内耗的时候,退出、离开也是一种选择。 55:00 **《重启人生》的启示:重新思考工作、城市和人的价值排序,找回一点轻盈的感觉。 57:35 **在卷、躺、润之外,有没有第四条路径? 59:26 **如果不去追求意义,是否就必然会走向虚无?如果意义是一个光谱,就不应该只有意义或是虚无这两端。 01:01:49 **什么是青年?我们不想再定义了。 *录制本期播客时,大家有不同程度的感冒,所以间或有咳嗽或鼻音,请见谅。
【本期音乐】** 郎文硕 - 鲁迅先生 【后期制作】**Unico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