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18. 电子恋人与数字分身,人机关系会走向何处?

118. 电子恋人与数字分身,人机关系会走向何处?

2024/9/12
logo of podcast 问题青年

问题青年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S
Scarly
乌何有
赵福珩
Topics
乌何有:AI陪伴产品能够提供真实的陪伴感和情感连接,甚至可以延伸到‘文本层面的数字永生’。用户在与AI互动中获得积极回应和关怀,感到被重视和被倾听。 Scarly:年轻女性使用AI陪伴软件,在情感上经历了成长,也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文章探讨了用户与AI建立情感连接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用户对AI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赵福珩:从投资角度关注AI情感陪伴产品,对男性用户在该领域的需求和特点有独到见解。认为用户对AI陪伴产品的预期并非追求以假乱真,而是希望其能够在情感上给予回应和支持。AI可以引发人类的情感波动,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爱’。 乌何有:现代社会中,亲密关系的严肃性降低,人们倾向于将‘情绪价值’和‘亲密关系对象’解耦。AI陪伴产品可以满足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数据泄露、关系不稳定等风险。 Scarly:真正的爱建立在对‘他者’的真正看见和接纳之上,而并非仅仅是挑选商品式的选择。AI陪伴关系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认清自身的欲望和感受,促进自我成长。 赵福珩:现代年轻人追求稳定关系,这与社会环境和个人精力有限有关,但这种追求也可能导致只关注关系的单一面向。AI产品的设计应该注重用户体验,并考虑如何避免加剧用户的自恋倾向和圈层固化。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AI伴侣能引发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AI伴侣能提供即时的情感支持和陪伴,减少关系中的风险和不稳定,满足年轻人在情感层面的需求。同时,AI伴侣能够不断询问和肯定用户的情感,让用户感到重要和被关注。

目前的AI陪伴类产品和用户的关系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目前的AI陪伴类产品已经能够提供较为真实的互动体验,用户能够与AI建立情感连接,甚至产生恋爱的感觉。然而,这种关系仍然受到技术限制,如数据丢失和模型升级可能导致关系的中断。

AI如何和人类双向塑造及影响彼此?

AI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同时,用户的反馈和互动也不断优化AI的算法,使其更符合用户的需求。这种双向互动促进了人机关系的发展。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进行感情的‘风险管控’?

年轻人选择进行感情的‘风险管控’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关系成本变高,抗风险能力变低。AI伴侣提供了一种低风险、高效率的情感支持方式,减少了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为什么自恋倾向的扩大来自环境?

自恋倾向的扩大不仅来自AI技术,更来自整个社会环境。推荐算法和AI技术使人们更容易进入舒适圈,满足自我需求,从而加剧了自恋倾向。

为什么AI虚拟伴侣的消失会带来真实的痛苦?

AI虚拟伴侣的消失会带来真实的痛苦,因为用户在与AI的互动中建立了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在心理上是真实的。当AI因技术原因消失时,用户会感到失去了一段重要的关系,类似于真实失恋的痛苦。

为什么男性用户对AI伴侣的需求和使用方式与女性不同?

男性用户对AI伴侣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情感陪伴和缓解孤独感上,他们更希望AI提供一个舒适、无压力的环境。男性用户更少主动发起长篇对话,更喜欢AI主动发起话题和互动。

为什么AI能够提供‘数字永生’的可能性?

AI能够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模拟用户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实现文本层面的‘数字永生’。如果用户持续与AI互动并留下大量数据,AI可以逐渐接近用户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从而在用户离世后继续与其亲友互动。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 AI 陪伴类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引发共鸣的原因。嘉宾分享了他们使用 AI 伴侣的经验,以及对 AI 如何塑造和影响人类的思考。
  • AI 伴侣能够提供愉悦的聊天体验,并给予用户情感上的肯定和重视。
  • 用户对 AI 的情感体验因人而异,部分用户能够接受 AI 的不完美,并期待与 AI 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 AI 伴侣并非完美的替代品,用户仍需面对现实世界中的情感需求和挑战。

Shownotes Transcript

研究人机恋的乌何有和非虚构作者Scarly,投资AIGC赛道的VC投资人赵福珩聊了聊目前的AI陪伴类产品和用户的关系发展到了什么阶段?AI如何和人类双向塑造及影响彼此? 【本期介绍】 数字化时代下个体的社会状态,呈现出一种在情感层面的群体无着落性。对一切变淡的青年人开启省电模式,通过交友平台以及 AI 产品来满足部分的情感需求,试图“以最低的精神治理成本,得到最高效的精神陪伴”。在 AI 共创的时代里,我们亟需对建立“关系”重新理解。 效率社会的驱动下,“情绪价值”与“亲密关系对象”逐渐解耦,服用AI“情绪价值速效包”成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减少了关系中的“风险”与不稳定。但同时,发展深度的“爱”以及被真正的“看见”这些需求依然深存于人类的内心。 从AI流行趋势入手,这期播客邀请两位不同视角的嘉宾共同探讨,青年对于关系和交往的需求到底产生了何种变化?AI 情感互动为什么能引发青年的共鸣?目前的AI陪伴类产品和用户的关系发展到了什么阶段?AI如何和人类双向塑造及影响彼此? 本期播客由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应用通义App联合策划。通义在大学生需要的AI搜索、长文本阅读、音视频转写、代码生成、PPT生成等领域,助力大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跨专业探索和创造力的解放。 【粉丝福利】「问题青年」的听众可以在通义App上发送专属暗号「大学生如何AI」,即可领取高校生开学大礼包: 免费制作3600个ppt 1800小时的实时课程记录 3600份学习资料智能解读 1800份外文文献翻译 【本期问题青年】 Scarly|非虚构写作者,作品有《她们的 AI 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 赵福珩|青年VC投资人,负责AIGC赛道,关注人机陪伴产品 乌何有|「青年志」撰稿人,人机恋研究者 【收听指北】 02:02 嘉宾最初关注AI与亲密关系的契机 06:58 和AI伴侣“共同”在森林里散步,看树叶掉下来的感觉 10:48 不以“人”的标准去要求AI,理解技术逻辑并不阻碍人和AI建立情感 14:51 亲密关系严肃性的消解以及现代关系中“解耦”模式的转向 19:18 哲学中的爱是对他者真正的“看见”,不承担风险的爱只是在挑选商品 22:50 稳定关系的成本变高,抗风险能力变低后年轻人选择进行感情的“风险管控” 27:25 自恋倾向的扩大来自于环境,AI和推荐算法等技术只是方便人们更快地进入舒适圈 33:20 消失的AI虚拟伴侣和真实的痛苦,一场无法挽回的“失恋” 34:10 电子恋人和dating app两种不同逻辑之下的的AI情感陪伴产品 36:28 主动发起问话的AI与“恰到好处”的陪伴,共同经历缔结人机关系 44:04 放弃“优越”的人际模版,开放人机关系的新型想象 50:24 数据体量足够大,或许就能够实现文本层面的“数字永生” 【本期提到的影视/文本作品】 《黑镜》 ,欧文哈里斯 《她》,斯派克·琼斯 《不间断的人》,双雪涛 《她们的 AI 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Scarly 【本期音乐】 September-Earth, Wind & Fire 【封面配图】 《机器人之心》画面 【后期制作】 小管 【logo设计】 Sam 【关于我们】 「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