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160|重新理解信息茧房:为何科学研究与我们主观感受相反?

E160|重新理解信息茧房:为何科学研究与我们主观感受相反?

2024/7/24
logo of podcast 硅谷101

硅谷101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泓君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专注于社交媒体研究和数码人类学。
Topics
董晨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信息茧房概念的溯源,指出大多数研究证伪了算法导致信息茧房的假设。信息茧房概念的最初提出与算法无关,而是针对博客时代党派间的自我隔离现象。桑斯坦批评的并非友情链接技术本身,而是党派间缺乏开放沟通的态度。帕里泽的“过滤泡”理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仅为一个故事性叙述。慕尼黑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分别证实了谷歌新闻的个性化推荐结果重叠度高,以及美国用户的搜索结果高度相似,主要来自五大新闻集团,信息茧房的担忧方向错误。新技术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信息恐慌,但这种恐慌往往源于对技术影响的夸大和误解,而非技术本身。信息茧房的概念被过度解读,人们倾向于用自身体验去验证这一概念,但实际情况与之不符。算法推荐机制并非简单地重复推送用户喜好内容,而是利用“间歇性强化满足”机制来提高用户粘性。算法驱动的平台反而扩大了用户的媒介消费时间和信息获取范围。信息茧房的存在程度被高估,其影响力可能远小于人们的普遍认知。社交媒体平台上博主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头部博主的影响力下降。Reddit平台上政治极化现象的加剧并非完全由技术导致,而是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社会政治环境变化的结果。技术的作用是放大社会问题,而非制造社会问题。媒介技术并非中立,其特性会影响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传播学者也面临信息过载问题,需要有目的性地选择信息来源。提高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有目的性地使用互联网,建立个人信息获取的“媒体套餐”。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或只使用单一媒体的人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用户互动机制,提升了信息提供者的积极性和信息质量。社交媒体平台正在逐渐演变成新的搜索引擎。提高媒介素养需要冷静辨别信息真伪,避免被情绪化内容操控。 泓君:与董晨宇老师的讨论中,意识到自己可能也困在信息茧房里。对信息茧房的研究历程反映了人们对不同技术形式的担忧,但学术研究主要证伪了算法导致信息茧房的说法。人类喜欢与同类靠近的本性是信息茧房现象的根本原因,而非技术问题。Z世代更关注信息在社交圈层的认同感,而非信息的真实性。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信息茧房的概念及其在科学界和舆论界的不同理解,以及信息茧房是否真的存在。
  • 信息茧房的概念起源于博客时代,主要指通过友情链接隔离不同政治观点的现象。
  • 科学界和舆论界对信息茧房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科学界更多地证伪了信息茧房的存在。
  • 搜索引擎的研究表明,只有不到10%的研究证实信息茧房存在。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算法驱动各种内容产品的时代,我们非常熟悉“算法推荐导致了信息茧房”的逻辑,并时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信息茧房。但这两者之间真的是因果关系吗?本期节目我们将与董晨宇老师一起讨论“信息茧房”是否真的存在,到底是什么让人们的观点极端化,以及技术在信息传播和观点塑造的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本期节目为硅谷101)与我有一个朋友)的串台节目。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我有一个朋友)主播

【你将听到】 02:31 舆论界与科学界对信息茧房的理解完全相反 03:50 信息茧房始于博客时代:友情链接隔离了共和党和民主党 06:15 对搜索引擎的研究:只有不到10%的研究证实信息茧房存在 09:07 担心完全找错了方向?美国五大媒体控制的信息时代 11:14 根本原因:人喜欢离自己的同类更近 12:31 从自行车到AlphaGo:新技术出现都会带来信息恐慌 16:20 心理学中的“间歇性强化满足”:多样化信息更吸引人 19:42 算法驱动的媒介消费时间在变长,人们视野反而变宽了 27:10 Reddit十年数据跟踪:特朗普当选把社交媒体变得极化 30:23 技术势能有多大:技术变迁改变的社会形态 36:00 传播学者无法分辨假新闻,同样受困于信息过载 40:34 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新的搜索引擎 42:28 用互动反向驯化平台算法,警惕点燃情绪的内容 50:23 辨识与筛选:比起真实性,很多人寻求的是观念的认同感

【相关学术研究】

【监制】 杜秀 【后期】 AMEI 【BGM】 Scatenato-Pendulum Theory The Road to Odessa - Lama House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董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