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76.RSS二十五年:内容的来源、分发和目的地将再次分离?

176.RSS二十五年:内容的来源、分发和目的地将再次分离?

2024/9/25
logo of podcast 乱翻书

乱翻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南希
张宁
潘乱
主播潘乱,主持“乱翻书”节目,深入探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相关话题。
王俊煜
阑夕
知名IT人,频繁参与科技和互联网相关的讨论和直播活动。
Topics
阑夕:我个人虽然没有持续使用RSS,但我对Google Reader念念不忘,它代表着一种青春和理想。如今的Newsletter更符合现代用户的体验习惯,因为它更注重社交分发。 RSSHub等RSS客户端我也使用过,但没有沉迷其中。相比之下,‘关注’模式更让我感觉新鲜,因为它更符合现代用户的体验习惯,更偏向于社交分发。 张宁:我仍然使用RSS,但频率比以前少很多,主要用于订阅更新不频繁但感兴趣的内容,例如一些国外的博客和播客。RSS满足了更新不频繁但内容感兴趣的需求,目前没有太多可以替代的方式。 我做Newsletter是因为独立博客的基础设施差,无法了解读者数量和阅读情况。Newsletter通过邮件分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私域运营和付费模式。Newsletter比RSS进化的地方在于可以对每个读者收费,并获得详细的数据统计,了解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真实连接。 王俊煜:独立博客的衰落是因为信息总量和目标人群有限,缺乏新闻性,且大平台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流量。高频更新的内容(如B站UP主、小宇宙播客)更适合RSS,而更新不频繁的内容则不适合。 豆瓣九点用户量有限,因为当时持续写博客的博主数量有限,创作来源缺乏生态和动力。独立博客博主除了少数头部博主,大部分无法通过博客获得收入,这导致创作难以持续。Google Reader关闭时,拥有800万个RSS源,但其中2/3只有1个订阅者,这反映了RSS订阅的分布特点。 RSS3不是RSS乘以Web3,而是RSS 3.0。RSS产品的消亡是一种必然。 潘乱:我十年前参与的微读项目,试图重新分发微信公众号内容,但收到了创作者和腾讯的律师函,因为这损害了创作者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利益。目前只有微信读书可以抓取微信公众号文章。 Google Reader关闭时,日活用户量在几十万级别。Google关闭Google Reader后,受到了舆论的强烈批评,因为其用户多为互联网从业者和媒体人士。Podcast在RSS的废墟上繁荣起来。 内容的来源、分发和目的地再次分离,大型平台最终会整合内容的来源、分发和消费。深度阅读在今天是小众群体,图文的繁荣其实是德不配位。内容创作者试图从平台手中夺回主权,但实际上很多创作者并不这么认为。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了RSS技术在现代的使用情况,及其与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RSS的优劣势及其发展历程。
  • RSS协议出现于1999年,至今已有25年历史。
  • RSS被认为是老旧技术,但仍有用户坚持使用。
  • RSS的独立性和去中心化对创作者有一定吸引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阑夕、张宁、王俊煜

阑夕)(知名IT人)

张宁)(Platform Thinking 主理人、前知乎COO)

王俊煜)(「阅览室」创始人、豌豆荚和轻芒创始人)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时间线】

01:02 2024年了,为什么还在使用这么“原始”的RSS阅读?

03:54 为什么不继续写独立博客了?

05:39 豆瓣九点 【图】豆瓣的RSS阅读工具:九点(已于2015年12月10日永久关闭)

07:27「订阅如山倒,阅读如抽丝。」未读:999+ 【图】Google reader界面

08:54 为什么会去做Newsletter?

11:48 「RSS跟Newsletter刚好走向了两个极端」

15:52 Newsletter的冷分发机制

16:41 八卦一则:「天下文章一大抄」,“美国版”公众号——Substack 【图】Substack的联合创始人Chris Best,也是通讯软件Kik Messenger的联合创始人 【图】Kik Messenger的早期界面截图,和微信风格极其相似

18:59 目前只有一款阅读器能抓取微信公众号文章——微信读书

20:39「早期的即刻,也是RSS技术的应用场景。」

22:37 文章推荐《RSS二十年)》(作者:kyth ) 【图】即刻 1.0 与 2.0

23:30「RSS碰到Twitter的那一天,此消彼长开始了!」

24:19 FriendFeed 【图】FriendFeed界面(已于2015年4月9日正式关闭)

25:17  Google reader 关停时的产品数据 【图】2013年7月1日,Google reader 正式关闭

25:33 「我每天往网吧跑,就是为了把Google Reader的未读都点掉。」

26:27 「800万个RSS源,但其中2/3的RSS源只有1个订阅者!」

28:35 文章推荐《RSS不死,只是凋零——感谢拥有Google Reader的岁月)》(By:阑夕)

29:50 Google Reader关闭后,张一鸣和张小龙对此的看法: 为佩奇关闭Google Reader的魄力叫好!)》(By:张一鸣)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By:张小龙)

30:56「订阅模式对用户要求太高!」

31:48 一码难求的Follow,未来可期!

33:30 「我希望有一个独立的阅读空间能够留给我自己。」

36:53 RSS3不是RSS×Web3,而是RSS 3.0

39:12 散是满天星的Google+

40:52 「我对Google reader中文版有一点点微小的贡献」

41:20 Google reader团队,一开始并不想做阅读器。

44:19 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的来源、分发和目的地

49:35 「微信是一个 push中心!」

50:11 创作者激励这件事

53:20 《资本化信息分发)》(By:Joshua)

55:00 「RSS短短几年里完成了从先进到“反动”的角色转变!」

58:21 「虽然说大家可能很讨厌资本,但资本还是很有用处的!」

59:52 产权与效率

65:03 AI产品出现,应该被界定在哪个环节?

77:17 「谷歌关掉那么多产品,被舆论攻击最猛的就是Google reader!」

78:48 「播客(Podcast)在RSS的废墟上繁荣起来了!」

81:10 《为什么一说中文播客,你就能联想到小宇宙?)》(By:Enzo)

82:38 RSS对于播客创作者来说,可以降低分发成本。

85:49 内容创作、分发、消费大一统的平台,会留下缝隙和缺口吗?

88:31 「RSS产品的消亡是一种必然!」

89:18 未读的焦虑——「万物皆可折叠」,包括微信服务号。

92:29 去多巴胺阅读,未来预期会是怎么样?

93:45 RSS+播客/博客,创作者更喜欢这样自由的创作方式

98:08 「深度阅读在今天是小众群体」

98:28 「图文的繁荣,其实是德不配位的一段历史。」

101:13 内容创作者试着从平台手里夺回主权,是这样吗?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音乐:李小龙 - 好久不见(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头曲)

结尾音乐:虞霞/李小龙 - 侠客行(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尾曲TV Verison)

【相关推荐】

1、阑夕对本次直播的总结)(全文约5千字,原文见链接)): 2、《RSS二十年)》|kyth

3、《Whokilled Google Reader?)》|David Pierce

4、《聊聊RSS这个「古董」)》|乱槽之巅

5、《资本化信息分发(Capitalizing InformationDistribution))》|Joshua

6、《RSS不死,只是凋零——感谢拥有GoogleReader的岁月)》|阑夕 【图】Google Reader 关闭十周年纪念文章插图

(Illustration by Hugo Herrera for TheVerge)

【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关于主播】

即刻/视频号/B站/抖音: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图】直播截图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