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性中存在贪嗔痴慢疑,这些恶意可能源于嫉妒、傲慢、偏见等情绪,它们是深埋在心底的,有时甚至难以承认。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扮演有道德的角色,而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隐藏真实身份的空间,使得隐藏的恶意得以释放。
嫉妒被认为是一种过于丑陋且复杂的情绪,它让人感到龌龊,尤其是在面对非常优秀的人时,这种情绪更加难以启齿。
当理性占据主导地位,非理性情绪无法释放,导致精神状态失衡。哈姆雷特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他的智力和道德过剩导致他陷入疯狂。
人们害怕表达恶意后,没有人共鸣或承接,这会导致他们感到孤立和被评判,进而增加内疚感。
创作,尤其是写诗,是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人们将内心的恶意转化为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从而合法地释放情绪。
虚伪的人无论怎么伪装,他们的伪善行为都会被他人感知到,因为人的真实情感是无法完全隐藏的。
儿童的恶意没有道德包袱,他们的情绪表达更加直接和纯粹,因此更容易流通和被接受。
接受人性的恶是承认其存在,但并不意味着要与它站在一起或认同它,而是理解它并继续寻找真善美。
今天是10月10号世界精神日,这一期我们讨论了关于恶意的话题。
从小到大,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善良的、美好的、理性的,但某些瞬间就是有一些深埋在心底的,甚至让人难以启齿的恶意存在。有时候是嫉妒,有时候是傲慢与偏见,还有时候这恶意也对准自己。那么该如何消化或面对这些恶意呢?我们聊了聊自己的故事。
祝大家收听愉快。
✍️
Show Notes:
00:32 袁袁骂人事件
03:38 当智力和道德陷入病态的过剩
07:45 Soul,一个很适合观察人类的地方
10:05 恶意表达了,谁来托举我?
12:00 嫉妒很难承认,因为它太过丑陋了
15:49 洗不清的罪恶
20:28 消化不了的内疚
27:09 理性被抬到太高的位置了
32:54 情绪激动时,我们就写诗
36:59 虚伪的人很容易被感知
42:59 接受人性的恶,并不代表赞同它
🎵本期BGM:
Komorebi-Craft Spells
🎙️本期节目由「Soul app」冠名播出
👧在哪里还可以看到主播
思文:
小红书:思文文文
微博:思文文文
公众号:思文和败类
袁袁:
公众号:思文和败类
小红书:思文和败类
想进听友群的朋友可添加微信:siwenbailei0328(备注思文进群)
📻本节目收听方式:
目前《思文,败类》在:
苹果播客|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Spotify
都可以收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