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不时夜谈 09 | 异乡人、跨国恋与“活在真实中”

不时夜谈 09 | 异乡人、跨国恋与“活在真实中”

2022/11/4
logo of podcast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孟常
木遥
王磬
若含
Topics
木遥:我在纽约生活十年有余,既有归属感,又觉得像个过客。身份认同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没有明确答案。追求本真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本真性的生活。纽约是一个让你迷失又让你找到连接的地方,它复杂且充满活力,让你永远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到达了想象中的生活。 我与伴侣的跨文化关系中,语言和文化理解是重要的挑战。虽然一开始因为语言障碍而感到失落,但我们通过共同努力,互相理解和包容,让关系更加稳固。爱不是一开始就完美匹配,而是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彼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并不觉得我有融入的义务,融入没有客观的正确答案,重要的是自己定义身份。在纽约,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会刻意迎合他人的标准。 性别对融入的影响也很大,女性在国外的流动性可能高于男性。男性更倾向于将自己与母语文化紧密联系,而女性则可能更灵活地适应新的环境。 若含:我在欧洲生活,感受到欧洲和美国社会生活上的差异。欧洲社会阶层流动性较弱,人们对阶层不焦虑;美国则既有阶层焦虑,也有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从欧洲视角看,美国与中国有相似之处,都充满活力和机会,但也存在贫富差距等问题。 我在美国感受到的文化冲击,让我对美国的认知更加立体。精英圈之外,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家可归、贫富差距悬殊等。这些问题让我对美国梦有了新的思考。 安全感来源于与身边人的连接,以及对细微生活的掌控。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日常生活中细小的温暖,来抵消世界的不安全感。 孟常:我在黎巴嫩,感受到中东的混乱与西欧的秩序感形成的对比。中东的混乱给人带来不安全感,但也有一种流动性和自在;西欧的秩序感则可能是一种隐蔽的暴力,如果你不符合这种秩序,就很难扎根。 欧洲内部也存在差异,西欧与南欧、东欧差异很大。历史包袱对一个国家的叙事有很大影响,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家,因为历史债务难以清算,导致社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混乱。 安全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的掌控。但长期以来,这种安全感来源于防御性的姿态,现在我正在探索一种新的安全感,即在自由的同时,与他人建立深度的连接。 王磬:我通过派对来寻找快乐和归属感,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方式不再有效。我开始更注重与朋友的quality time,以及跟自己独处的时光。 安全感来源于与身边人的连接,以及对细微生活的掌控。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日常生活中细小的温暖,来抵消世界的不安全感。 语言对文化认同和情感表达有很大影响。虽然英语是工作和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但我更倾向于用中文进行情感表达和深度思考。语言的选择也与安全感有关,在某些情况下,英语能提供额外的安全感。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的话】

《不时夜谈》是我们在两年之前设立的一个专门用来给三个人吹水闲聊的栏目。今天的这期夜谈里第一次迎来了一位嘉宾,我们的朋友木遥。

夜谈的“特色”之一,就是录制没有提纲。连线时木遥在纽约,磬与若含在阿姆,而常老师在黎巴嫩。我们分处世界的不同地方,便从与所在城市的关系聊起。什么样的生活才是authentic life?聊到我们与故乡、与远方的关系,欧洲与美国的不同,中心世界与边缘地区的差异。聊到我们与语言的关系,与移民世界的关系,自由与安全感的关系。再聊到我们眼里的和亲历的异国恋,在故土与他乡的拉扯之间,跨文化、跨语言的亲密关系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性别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期老友闲聊,可能也是一期集体therapy。在一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时代里,一个回不去的异乡人,身处的境况是什么,面临的选择会是什么。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木遥(微博:木遥)

【本期剧透】

05:29 从哪里来,以及自己的身份决定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通过及时的快乐消解郁闷

20:15 是否存在某种“纽约性”?如何描述它

24:54 我们应该怎么拥有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关系、过本真的生活?

27:13 欧洲和美国有什么差异?

31:31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美国是一个跟中国挺像的地方

36:05 美国的危机的维度非常复杂,有着极度的富裕和极度的贫穷

48:27 东欧、南欧、西欧的差异很大

57:16 一个国家的历史对于这个讲述这个国家的故事有很重要的影响

01:03:57 融入的定义是什么?在纽约生活了十年,木遥认为自己在这里有归属感吗

01:09:03 在融入话题中,性别问题会是影响因素吗

01:18:46在亲密关系中,是否来自同一个文化背景重要吗

01:28:35 亚裔女性的全球流动性比亚裔男性要更高,为什么?

01:34:25 男性要放下自己的主体地位,嵌入他人的文化或者社会碎片里,相当于一种“精神上的文化自杀”,是这样吗?

01:42:14 语言会影响情感表达吗,跟心理医生聊天倾向于用中文还是英文

01:46:38 安全感的来源是什么,在个人层面怎么处理面对世界的不安全感

【相关延展】

芬兰女总理桑娜·马林派对热舞:今年8月,一段马林与其他人一同参加派对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马林与参加聚会的人密切地热歌劲舞、饮酒狂欢。最让公众感到吃惊的是,从视频的背景声音中,隐约可以听到有人在讨论疑似“毒品”的内容。

《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二性》:法国思想家西蒙娜 · 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

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誉为“女性圣经”。

【本期音乐】

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

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