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上海「变装」:一座城市的幽默、松弛和创伤

上海「变装」:一座城市的幽默、松弛和创伤

2023/11/9
logo of podcast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孙哲
孟常
早见
若含
若涵
Topics
若含:上海万圣节的变装表达并非赋予万圣节新的内核,而是展现了变装狂欢节原汁原味的文化反抗和情绪表达,参与者拥有冒犯的自由。这种表达方式,在特定语境下,允许人们批评或调侃平时不便公开评论的公众人物,体现了一种被赦免、宽恕和宽容的言论和行为自由。 此外,若含还指出,万圣节的"好玩"背后是人们未消解的创伤,需要通过社会容忍的形式表达出来。今天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用轻松戏谑的方式表达反叛,因为直接面对沉重议题的传播效果和接受度较低。 孟常:上海万圣节的街头行动,不只是年轻人的变装表达,也包含了旁观者与之互动形成的戏剧性场景,例如扮成摄像头的年轻人和周围警察的互动。上海万圣节的媒体呈现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媒体呈现往往被放大。上海的万圣节氛围体现了学术界的宽容,一些高校的学生在市中心穿着奇装异服。 此外,孟常认为,上海万圣节的街头行动代表了年轻人从工作到行动的转变,是真正的公共艺术,体现了公共艺术和行动的力量,消解了外在力量的压制。上海万圣节的街头行动像是一场全民脱口秀,展现了调侃、讽刺、幽默和冒犯的精神。公众人物的形象被调侃和冒犯,展现了社会对言论自由和宽容空间的期待。 孙哲:疫情像记忆消除术,让人难以回忆疫情前的情况,万圣节氛围像"借尸还魂"。上海万圣节的本土化表达展现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融合,将西方节日融入中国社会文化内核。 孙哲还指出,"青年与中国的变迁"一书中提到的青年类型化(圣俗游)可以用来分析上海万圣节的现象,其中"游荡的青年"与万圣节的街头行为最为贴合。上海万圣节是前无古人的,它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并非简单的模仿。上海万圣节引领了新时代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模仿或复制。 早见:今年上海万圣节的气氛比往年热烈,且表达更具情绪性,与疫情前相比有很大不同。部分朋友因创伤而未参与今年的万圣节活动。上海万圣节的本土化表达展现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融合,将西方节日融入中国社会文化内核。 早见还提到,年轻人用幽默的方式应对社会议题,背后可能存在无力感。年轻人应对创伤的三种方式:回归大自然、社群连接和向内探索。上海万圣节是国际化、原汁原味、抓住了精髓的万圣节。上海应该对万圣节的表达给予宽容。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围绕上海万圣节期间的街头景象展开讨论,探讨了其背后所体现的城市幽默、松弛和创伤。嘉宾们认为,上海万圣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个体情绪与社会批判巧妙融合,在公共空间形成了全民脱口秀般的效果,既有轻松戏谑,又有深刻的社会反思。
  • 上海万圣节期间的街头景象刷爆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 万圣节装扮中体现了文化反抗、情绪表达和社会批判。
  • 街头行动成为脱口秀的精神,体现调侃、讽刺、幽默和冒犯。
  • 公共空间的互动,包括个人与公权、人与人之间的化学反应。
  • 这种‘好玩’并非无力,而是行动与工作的转型,是真正的公共艺术和行动力量的体现。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的话】

上海万圣节现场占据了我们当天的社交媒体时间线。这期节目我们从上海的万圣节聊起,聊到过去一年里上海这座城市所经历的创伤和复原,以及为什么是上海,在略显沉寂的当下表达出了真正的创造、幽默和活力。

我们也都曾在上海、北京、成都以及大理不同城市居住过,因此节目也从解读万圣节,延展到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何为良好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们也很重要,我们如何对抗创伤与压力,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城市功能,生活需求的变化。这一切,也构成了一座座我们所处城市的精气神。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孙哲,社会学学者,comupage发起人

早见Hayami,自由撰稿人,数字游民,播客 @鱼生皆假期 主播

【相关阅读】

《青年与中国的变迁》

本书中应用了角色的概念,联结社会与个人、用来分析其相互关联结构。书中在作为角色担当者的“年轻人”与”社会”之间.设置了“青年”这一角色类别作为中间项,并设定了由这三项组成相互关系的这样一种理论框架。然后以此作为分析模型,分析角色的结构化过程。

【本期剧透】

04:43 先介绍一下这几天上海的情况

23:53 街头的行动本身成为了脱口秀的精神,调侃、讽刺、幽默以及冒犯

29:05 社会抗议恰恰就是变装的内核

33:39 好玩背后是大家没有被消解的创伤

38:28 无论是万圣节,还是说其他的场景中或日常生活中,上海走出了伤痛吗?

52:27 我们能躲开社会群体面对无法解决、无法回应的压力创伤吗?

01:03:48 大理成为一种模式,成为一个社群,成为一种现象的话,它也是都市中产的外溢

01:16:54 城市生活成本是思考自己跟社会跟城市关系一个很好的指标

01:25:47 在上海生活的个生命力就来源于创伤

【本期音乐】

片头:大友良英 - Ah-ngor's Theme

片尾:大友良英 - Left Behind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小🍠 @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