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人类的未来,会在欧洲吗?

人类的未来,会在欧洲吗?

2023/8/17
logo of podcast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王庆
颠颠
Topics
王庆:欧洲模式为中国年轻人提供了与美国不同的西方样本,值得借鉴。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教育体制更注重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而非单纯的排名竞争。欧洲年轻人虽然也有迷茫和焦虑,但他们拥有更强的社会参与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社会变革。 颠颠:中国年轻人面临着工作压力和未来不确定性,既有'发疯'也有'躺平'的现象,这反映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失衡。 杨照:欧洲模式的优势在于其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平衡处理。欧洲人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理念,而非盲目追求一致。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即使面临经济和民生压力,也愿意为之付出代价。欧洲的教育体制不强调线性排名和激烈竞争,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多元化的发展。欧洲正在试验人与工作关系的新模式,例如全民基本收入,旨在改变工作的意义,让人们不必为生存而工作,而是追求工作的其他价值。 王庆:欧洲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差异在于,欧洲更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而中国更注重集体主义和竞争。欧洲的社会治理和气候应对策略值得中国学习,但需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调整。 颠颠:中国年轻人的焦虑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结构和文化限制的反思。 杨照:欧洲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对多元性和个体差异的包容,以及对社会治理和气候变化的积极探索。中国应借鉴欧洲经验,探索更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并鼓励更多有海外经验的人回国贡献力量。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探讨了中国年轻人普遍存在的迷茫情绪,以及“躺平”和“发疯”两种看似矛盾却指向同一内核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疫情后全球范围内都有类似的体现。
  • 中国年轻人普遍存在迷茫情绪
  • “躺平”和“发疯”两种现象指向同一内核
  • 全球范围内存在类似现象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的话】

今天是一期串台节目。Qing去播客友台“看理想圆桌”做了个客,一起对谈的还有知名作家、时事评论员杨照老师。

这次对谈的主题是欧洲。我们认为,欧洲提供了一个跟美国不一样的西方样本。杨照老师的个人经历,也跟欧洲和美国在不同时期里发生过交集。他出生于台北,八十年代就曾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他后来回到台湾,在媒体圈、文化圈、知识圈都有广泛的涉猎,近年来他也不时在欧洲旅居。杨照老师关注的重点之一,是现代思想的脉络与现代问题的由来。在何种层面上,欧洲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参考?欧洲人的探索、尝试给出的解法、曾经摔过的跟头,又在何种维度上与我们中国年轻人当下的处境相呼应?我们与杨照老师和主播颠颠的这场聊天,希望探讨这些问题。

【本期福利】

看理想《欧洲折叠:无限人生书单第13季 | 王磬主讲》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322 

我们会在小宇宙的评论区抽取五位朋友送出这档节目的免费收听码。

【本期音乐】

Béla Bartók,Caio Pagano - Ev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看理想圆桌、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