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随机波动143】以肉身投喂算法:外卖员与你我皆是“人体电池”

【随机波动143】以肉身投喂算法:外卖员与你我皆是“人体电池”

2024/8/22
logo of podcast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孙萍
Topics
孙萍老师在访谈中详细阐述了其新书《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的核心观点,指出外卖骑手的劳动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过渡性,他们不仅从事肉身劳动,也进行数字劳动,为平台算法提供数据。这种‘过渡劳动’是当下零工经济的普遍特征,骑手们在平台间不断跳跃,难以找到稳定的职业归属。此外,孙老师还分析了平台经济语境下资本运行逻辑的变化,资本的控制对象从劳动者转向了劳动本身,导致劳动和休闲的界限模糊。骑手们即使在休闲时间,也通过使用手机等方式持续为算法提供数据。 孙老师还强调了在研究过程中抵抗过度赞美劳动人民的倾向,力求以平视的视角展现外卖骑手的真实生活和工作状态。她认为,外卖骑手群体并非简单的‘底层’,他们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不确定性中努力抓住机会,展现了劳动人民的韧性。 在与其他主持人的讨论中,孙老师进一步解释了‘人体电池’的概念,指出外卖骑手以及当代社会中的许多人,都在劳动和休闲过程中为算法提供数据,成为算法系统的一部分。她还分析了外卖骑手如何通过‘算法想象’来理解和应对算法,并探讨了他们微小的反抗和数字韧性。最后,孙老师还谈到了疫情对整个外卖行业的影响,以及平台游戏化设定对男性和女性骑手的不同影响,以及女性骑手在身份转换和工作体验方面的变化。 傅适野、张之琪和冷建国三位主持人与孙萍老师就外卖骑手的劳动现状、算法的影响、性别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社会观察,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他们讨论了平台经济下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们在遇到矛盾时越来越依赖‘去人化’的处理方式。他们还探讨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如何更好地与外卖骑手相处,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体电池’的现象。

Deep Dive

Chapters
过渡劳动指的是一种高流动性的工作状态,劳动者会在不同的数字平台之间跳槽,呈现出持续的过渡状态。这种现象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
  • 流动性强,从业者通常在三到六个月内离职
  • 劳动者会在不同数字平台间跳槽
  • 呈现持续的过渡状态

Shownotes Transcript

2011年的五道口,当时“外卖”这个概念刚刚兴起,人们打开电脑端如黄页般的网页,在上面选择餐厅,然后打电话订餐。当时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直接打开手机APP,快速浏览、点击,做出选择,结算,下单。随后订餐具象化为地图上一个快速移动的点,不断靠近。而整个过程,我们无需打电话,也基本不用与具体的人沟通。

学者孙萍将目光投向这种变化,在最近出版的《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一书中,她回溯了外卖平台的发展历程,她指出,在平台发展初期,“成千上万的外卖骑手、消费人群和调度员成为建构人工智能派单系统重要的’人力基础设施’”。而外卖员,则是系统中的“人体电池”,他们以肉身之躯,在开放的街道上来回穿梭,为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用数据,帮助系统不断完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从事肉身劳动,也进行数字劳动。

外卖骑手看似来去自由、脱离了传统大工厂制的全景敞视监控与约束,但这种以自由为名的、创业式的劳动,却将骑手们抛入一种高度竞争的、加速的劳动状态。孙萍指出,这背后是平台经济语境下资本运行逻辑的显著变化——资本的控制对象由“劳动者”变成了“劳动”本身。这导致劳动和休闲的边界逐渐模糊。在送外卖时,移动中的骑手们不断给平台投喂数据,而在休闲时,他们仍然高度依赖手机,他们浏览短视频,使用社交软件,玩游戏,以另一种形式投喂算法、“助力”其成长。

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状呢?如今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平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新型基础设施,甚至成为我们与他人交往与互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当人的行为数据化、当数据商品化,我们在平台上的种种行动——停留时间、点击率、转赞评等等——都转化为“投喂”算法的重要原材料。面对不断进化的算法,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反抗是可能的吗?外卖骑手如何感知和理解算法,又如何与它斗智斗勇?这不仅关乎外卖骑手的当下,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孙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平台经济与数字劳动、性别、技术与社会发展等方向的研究

[03:52]何谓“过渡劳动”? [11:17]要抵抗对劳动人民的过度赞美 [20:02]送外卖不仅是“力气活”,也是“情感活” [30:48]遇到矛盾时,我们为何更依赖“去人化”的处理方式 [33:50]我们都是双重或者多重的“人体电池” [41:59]普通人的“算法想象”,也会反哺给算法本身 [49:54]外卖员的“数字韧性”和微小抵抗 [58:54]游戏化的送餐竞赛对女骑手有吸引力吗? [1:09:18]二代三代农民工的家庭分工发生了变化 [1:17:42]女骑手不再是安排家务的稳定主体,而要随时出发 [1:24:11]女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如何融入男性为主的骑手群体? [1:34:07]疫情对整个外卖行业有何影响?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过渡劳动》孙萍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Shoshana Zuboff 《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蔡玉萍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陀螺》,by万晓利,from《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