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1年国开债竟然被买到1.1%,资产荒下的荒诞一幕,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把债券收益率买到0%,是不是很荒诞,你可能只在之前零利率的日本见过,但这两天,现实生活中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根据6月27日债券收益率的情况,1年期的国开债下行了20bps,到了1.1%。 这个事情的反常之处,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下行幅度远大于周边其他券。周边其他券的下行幅度都是1至3bps; 二是,国开债收益率低于1.5225%的国债。对法人机构而言,国债免税,国开债不免税,所以国开债收益率要高于同期国债才合理; 三是,1.1%的收益率低得有点离谱了。 债券收益率的背后,都是一只对应着特定期限的特定债券,这些债券是期限接近的债券里成交量最大的一只券,也就是所谓的活跃券。 比如这个1.1%收益率的债券就是1年以内的国开债里当天交易笔数最多的一只。 这个债的名字叫19国开08,19是它的发行年份,所以这其实是一只5年期的国开债,只不过现在剩余期限不到1年了,实际,剩余期限只有5天,下个月月初就要到期了,结果从到期前10天开始,5天下行了55bps。 如今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回购价格都在2%或以上,即使是余额宝,收益率都在1.5%,这些都是7天之内可以随时变现的资产,为啥一堆人冲进去,发了疯去买一个1.1%收益率的债券? 原因总结起来,可能有三个,答案也涉及到了一些金融机构的行为逻辑。 第一,最主要是因为人行的 M P A 考核,也就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考核,这是目前对银行来说最核心的季末考核指标,有一系列的细项,简单来说,6月末这个时间节点对很多大行和股份行比较特殊,特殊之处在于要保证和资产规模和流动性相关的数据。但目前贷款放不出去,那就得找个东西填一下坑,所以一方面票据冲的很凶,为了冲信贷指标,另一方面,还有流动性的指标压力,因为进了很多理财季末转回存款的钱,都是短钱,那么这种5天到期的债券就很好,因为 M P A 是一个季末的时点指标,跨过季末后,就是9月底再说了。 第二,虽然上级不允许农商行购买长债,但很多机构为了盈利还是会买。那么到季末给监管提交报表的时候,就有动力做个转换,卖长债,买这种5天就到期的,调节一下持仓的结构,这样跨了月,这5天的债券到期,又可以有钱了。 第三,现在公募债基确实非常好卖,赚钱效应太强了,机构端和互联网都赚得盆满钵满,5月底公募突破31万亿了,都是债基和货币的钱,还有很多公募为了6月末的排名,找帮忙资金冲规模的,但这些钱也不稳定,基金经理也不敢配太长的,但又要满足80%的债券比例要求,那么买这种超短久期的,就成了可选项。 当然,分析不会止于此,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一个本质和一个影响。 一个本质在于,这种荒诞的1.1%收益率的债券的出现,反映的最深层次问题是信贷需求十分疲弱,企业和个人没有提款的需求,导致银行需要去找其他东西冲规模,也导致债市资金的泛滥。 一个影响在于汇率和股市。外资,有通过美元人民币掉期,买入中国债券去做套利的模式,而一旦国内债券收益率持续降低,要么就是央行出血,继续把掉期点打低,增加外资的套利空间,要么就是央行按兵不动,然后套利的合计收益,低于美债收益率,外资出走,然后人民币汇率下跌。 从最近的情况看,央行虽然还在努力打低掉期点,增加套利的吸引力,但国内债券的收益率下得更快,以至于汇率昨天破了7.3,创了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而汇率的下跌,同样会导致中国股市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外资继续流出,导致国内股市资金总量的下降,导致大盘整体下跌。 这就是股债跷跷板的一种解释方式。 而现在比较麻烦的是,美元指数一个劲地在涨,美元太强了,6月26日晚上涨了0.4%,到了106以上,全球非美货币的压力都很大,美元兑日元汇率,升破了160,突破了1986年,也就是38年以来的新低,日本央行也很焦虑。也就是说,强劲的美元使得全球资金都在回流美国。 一个微观的例子就是,外资现在觉得美债的收益率很高,太香了,票息丰厚,而且还有持续的降息预期,拿美债的性价比,远超其他国家的固收资产,昨天,贝莱德旗下的一个债券 E T F ,i Shares 的20+年期国债 E T F ,迎来了2002年成立以来的最大单日资金流入,一天27亿美刀,快200亿人民币,一天进来的钱和国内最大的债券 E T F 的总规模差不多大了,这进来的钱,都是从别的市场抽出去的血。 所以要看整体A股的走势,还是得关注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否则从总量的角度,没什么太大机会,只有结构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