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2 国内办公平台天花板,就这?飞书 vs Slack

Ep.2 国内办公平台天花板,就这?飞书 vs Slack

2022/8/28
logo of podcast 科技双眼啤

科技双眼啤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K
Kelly
R
Rather
Topics
Kelly:飞书初次用户体验差,机器人通知过多,有侵入性;功能大而全但臃肿,很多功能没做好;IM功能类似微信,缺乏信息归类和价值沉淀;UI设计缺乏创意,像国内办公室的延伸;消息已读状态设计给用户带来压力;工作台功能耦合度高,像垄断的办公元宇宙;移动端手势交互不够流畅,功能入口过多,逻辑混乱。Slack:IM功能强大,信息归类好,价值沉淀强;UI设计简洁,可定制化,考虑了辅助功能;高级搜索功能强大,方便查找信息;Connections功能方便跨工作区协同;API开放,可以开发各种应用和机器人;移动端体验好,专门优化处理。 Rather:国内很多办公软件达不到她的标准,Slack是她长期使用且顺手的产品;Slack专注于IM,高度外部集成,更好的IM体验;国内软件追求大而全,但没有一个做到最好;Slack的channel概念,信息归类更好,价值沉淀更强;Slack的thread功能可以进行私下讨论,不打扰频道其他人;Slack可以更好地管理工作区,分离不同话题,提高效率;Slack的UI设计更活泼,更强调work-life balance;飞书对话框有水印,可能为了防止信息外泄并追溯责任;Slack的Huddle功能,方便轻松地进行语音交流,营造轻松的办公氛围;Slack的高级搜索功能强大,方便快速查找信息;Slack的Connections功能方便跨工作区协同,鼓励合作;飞书移动端试图塞入所有桌面端功能,导致功能入口过多,逻辑混乱;Slack更强调团队个性化和轻松的办公状态。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对比了飞书和Slack的初次用户体验。飞书由于功能众多,初次使用时会有大量的机器人通知轰炸,显得过于侵入性;而Slack则专注于IM,用户体验更流畅。两者在产品理念上差异巨大,飞书追求大而全,Slack则专注于IM及外部集成。
  • 飞书初次使用体验因功能众多而显得侵入性强
  • Slack专注于IM,用户体验更流畅
  • 飞书追求大而全,Slack专注于IM及外部集成

Shownotes Transcript

// 关于

科技双眼啤是一档由开发者 Cali & 设计师 Rather 共同主持的科技播客节目。

我们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探索科技的海洋,同时对各种各样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产品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本期节目中,Cali 与 Rather 将对「飞书」与「Slack」的对比进行深入探讨,从产品逻辑、UI界面、UX交互等多方面进行对该产品们的赞扬和吐槽。 ## // 时间轴

  • 00:32 - 技术播客月、Rick、第一次用飞书
  • 01:04 - 用飞书相对于 Slack 的比较
  • 03:34 - 飞书的初次用户体验
  • 06:36 - 国内多数软件的臃肿性
  • 09:03 - 飞书“群” vs Slack “频道”
  • 13:52 - 飞书与 Slack 的产品 UI 设计理念差别
  • 18:52 - 飞书的水印…?
  • 20:37 - 消息阅读状态,Why?
  • 23:12 - 飞书 “工作台” 的过高耦合度与“垄断”的办公元宇宙
  • 27:13 - Slack 的「Huddle/抱团」功能
  • 31:38 - Slack 核心的「高级搜索器」
  • 35:41 - Slack 的跨工作区功能「Connections」
  • 37:56 - Cali 如何开发了 Slack 游戏并让公司员工大幅降低工作效率?
  • 40:40 - 飞书与 Slack 的桌面端对比
  • 43:44 - 内嵌的截图功能
  • 46:33 - 国内IM工具最具侵入性的功能【彩蛋】
  • 47:10 - 飞书的移动端槽点
  • 52:40 - 对飞书 vs Slack 的分析总结

// 佐声道制作团队

  • 灯光/摄像/布景 - Fiona
  • 封面设计 - Rather
  • 音频剪辑/后期 - Cali

听众反馈或话题投稿与建议:[email protected])

欢迎订阅「科技双眼啤」并关注我们 kjsyp.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