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39. 世界读书日的反「书单焦虑」指南

39. 世界读书日的反「书单焦虑」指南

2024/4/21
logo of podcast 合以见得

合以见得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劲科
无名发言人
朱文秋
Topics
朱文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价值。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体验,它能帮助我们构建价值体系,在不同时代的作品中寻找呼应与共鸣。不必被各种书单所束缚,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在出版行业的工作经历让她对图书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她在阅读中能发现更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和视角。她认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必有书单焦虑,要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徐劲科:阅读经典著作能帮助我们构建价值体系,并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深化。他认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时代。他分享了自己在阅读和工作中的经验,以及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他认为,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人和事,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他参与的公益项目“启明书社”致力于为乡村儿童提供阅读资源和阅读指导,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书籍,并学习如何阅读。他认为,AI技术会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但阅读的乐趣和价值不会改变。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阅读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阅读是探索世界和仰望星空的最低成本途径,能够帮助人们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并通过关联性阅读找到作品间的呼应与乐趣。

如何应对「书单焦虑」?

书单只是提供选择的范围,不必全部读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即可。阅读是私人的事情,不需要有书单焦虑。

为什么公共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仍然重要?

公共图书馆是保障信息公平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无法负担书籍的群体,图书馆提供了接触人类文明的机会,同时也承载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

阅读如何帮助构建个人价值体系?

阅读可以帮助人们在年轻时思考人生意义和终极问题,逐步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并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不断深化和扩展这些认知。

如何通过阅读找到作品间的呼应与乐趣?

通过关联性阅读,可以在不同作品间找到呼应,例如在历史维度中理解艺术家的作品,或在不同书籍和电影中找到相似的主题和观点。

AI对阅读和出版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AI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但也对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行业需要更多关注学习方法和兴趣的培养,而非仅仅提供知识。

为什么阅读经典作品值得反复阅读?

经典作品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能够帮助人们从厚到薄、从薄到厚地理解作品,并与后续阅读的作品产生新的联系。

如何通过阅读公益项目帮助乡村儿童?

通过建立乡村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并教授阅读课,帮助孩子们接触书籍并学会如何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Chapters
探讨哲学学习的实用价值,以及如何在快节奏生活中通过碎片化时间学习哲学。两位嘉宾分享自身经验,并探讨价值体系的构建与选择的多样性。
  • 哲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 碎片化时间学习哲学
  • 价值体系的构建
  • 选择的多种可能性
  • 反围城心态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看英文看不懂的时候我就去看译本看中文的翻译但是中文的翻译呢又会看不懂然后再去看英文最后就会发现英文也看不懂中文也看不懂满篇的字都认识就在这个所以就放弃了书下里面就迷失了自我

就是如果是说有人能够用三分钟五分钟视频来讲这么一个哲学的故事也好等等也好我觉得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取决于内容是否优质我个人的话实际上大众现在比较流行的这些 APP 我手机上其实都没装因为它那个诱惑力实在太强了我必须从物理上隔绝从根源上断绝

你们选的书你们都会从头读到尾吗我不会有的时候我为了给一本书打差评我要把它读完不然会觉得你这个差评不够负责不够客观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本期何以见得我是主持人 Share 这次我们邀请了中欧校友文创产业协会的两位校友一位是中欧 ENBA 2010 级牛津大学出版社本地战略项目内容开发部主任朱文秋校友

另一位是中欧 EMBA2016 级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静科校友那我们先请文秋校友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一直在出版行业工作的早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后来又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也是属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没有换过行业

我跟文秋师姐实际上是双校友我也是本科在华师大然后 2016 年读的中欧我跟文秋还有一点比较像的是说我从 1997 年开始就在律师事务所了一直做到现在两位都是非常从一而终的人

好的 非常高兴能够跟两位小姐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能一起聊一聊阅读这个话题所以首先也想问一问两位最近有没有在读什么书或者是有没有什么好的作品可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清明假期的时候呢我跟着我们中欧的一位同学去了云南景谷的苦竹山去访茶了然后呢就也想跟大家来介绍一本书叫《生熟有道》

普洱茶的山林 市井和江湖这本书其实在我的手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了云南走了一趟了以后回来看这个书就突然是会把现实生活中间的这样的一个体验跟书里面讲的这个普洱茶的整个的发展的这个过程就联系起来就觉得

我走的这趟路也更有深度了然后读的这个书它也更加血肉丰满了其实可能喝茶对我来讲喝茶本身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是通过这个事情我了解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在前面我在做那个工作的时候

我们有一个讲到中国的各种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等等这些方面的其中就是有一个段落讲这个中国的这个茶的然后我审稿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我积累的这些知识对我来判断它的这个内容写的好不好正确与否都是很有帮助的其实在工作当中可能有机会去接触一些其他平时可能接触不太到的领域然后恰好又在你后面的阅读当中把这块内容给补全了对它会回应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好谢谢文秋校友那金科校友最近读了什么好书吗我其实读的书一直以来都比较杂最近畅销书其实我也看马斯克传这个是我在去新疆出差的这个来回飞机上把它读完的当然也有看那种比较小众的陈志华教授有一本新书讲冷战历史的最近正在读的有一本呢算是经典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嗯

这个书是值得反复读的就是你第一章读完了你可能在读后面的时候你还可以回过去再去看一看第一章里面讲的什么我们去年读书日这期节目的时候也是高丽明校友就跟我们说因为他其实很推崇去反复阅读经典因为他觉得是一个从厚到薄然后从薄到厚的

所以反复的去读一些经典的典籍可能在这个过程里面随着你的人生际遇的不一样或者是你人生阅历的积淀你会有一些新的感受对是这样子的特别是你从这本书跟后面你要读的另外一本书可能又结合起来你就会有些新的一些发现嗯

正好说到理想国因为两位校友都是哲学背景的文秋校友就是学哲学然后您研究生应该是学的伦理学对然后进科校友呢就是法学也算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我们能看到这两个背景都

我可能从读初中的时候开始

就会开始思考一些可能应该那个时候青春期吧思考一些关于这些人生意义啊终极意义的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后来上大学呢就读了这个专业包括到研究生的时候我做的论文的主题就是叫《至善的追寻和失落》

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间选择的时候你的这样的一个选择的价值标准它到底有没有经过 justification 所以那个时候读书的时候可能为了这个事情围绕着这个主题吧做了一些探索然后就把自己的人生观就构建好了

差不多在 25 岁之前完成那我觉得可能这个七年的经历一方面是对自己个人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好处另外一方面他对那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一辈子都是有用的其实我到上海来的话我是从浙江考进来的嘛嗯

那么科学之外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读那种各种各样的这些书来了华师大以后我不是学哲学的但是我们确实也看了很多大量文史哲的这种书那时候喜欢尼采尼采说上帝死了非常非常震撼那时候还去看他的这个扎拉斯图拉如是说其实当时也没怎么看懂

其实现在可能也不太明白但我觉得就是有一点就像文秋说的说哲学可能会帮助你去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现代人也经常会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你做怎么样的选择呢显然你要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时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去做选择刚才您说上学的时候最喜欢尼采我读书的时候我也选过查拉图斯特拉乳师说但我现在让我回想起来我对这个课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印象了

我还去试听过康德的那个纯粹理性批判然后试听过一节课之后我就果断放弃了当时就觉得这个课可能对我来说还是太难了确实啊特别是如果要当一个专业来从事的话就更的是门槛就更高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看英文看不懂的时候我就去看译本看中文的翻译但是中文的翻译呢又会看不懂

然后再去看英文最后就会发现英文也看不懂中文也看不懂满篇的字都认识就在这个所以就放弃了书下里面就迷失了自我对实际上德国古典哲学是非常的难的

那么到了尼采的话他因为正好站在这个世纪的转折点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也是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他原有的那个整个的那个社会的经济啊结构啊政治都在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尼采他最核心的一个观点是上帝死了

他这个上帝死了实际上就是指到那个原来的那些理性主义的传统可能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改变尼采他也是研究价值论的他就是说有一千零一种价值什么叫一千零一种呢就是说在一千种价值观里面还有一个关于这个价值的价值就是要对这个价值观的本身去做一个思考吧以前的那些大家可能公认为好的东西现在受到了挑战

他不是说重复一切价值体系吗这个是可能是他的一个思想的核心也是对后面影响最大的一个地方嗯

但文中校园刚才讲了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或者是你认知世界的这样一种方式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比较好奇因为你在读书那个阶段其实大家年纪还是很轻的就你人生阅历还没有那么丰富的情况之下首先你怎么样确定说我有一个能够坚持的价值体系或者是价值观

人生经历跟自己年轻时候设立的这样的一个方向它当然是在不断地在扩充或者说让它变得更深但是呢我感觉对我自己来讲它没有一个原则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我当时自己认知到的这样的一个程度可能主要是用来指导自己个人的生活嘛

我们的这个价值体系它其实有的时候它不是去靠理性去进行论证的可能一个个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样的一种选择就所有人的选择里面它有没有共同的东西就比如说是公平啊正义啊友爱啊这样的一些其实都是人类所共同认同的

但是会下到下面一个层面上的话其实他还是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的那有的人喜欢城市有的人会选择乡村对吧然后有的人他喜欢特立独行那有的人他可能更喜欢一个群体的这样的一个活动但是这都不妨碍大家比如说在职场我们是要这种团队精神的所以呢就是这样的一种选择

我当时可能没有那么明确的意识就是觉得要去选既为我们大多数的人所共同接受的这样的一种体系但是我也意识到其实我们的选择是可以多样化的那到后来我逐渐逐渐的我提炼了一个词我们要培养一种反围城的心态就是

你总是这上望着那上高的话就是他永远是不开心的你在城里的时候你一定要享受城里的好你到城外了以后那你就不要再念念不忘那个城里的好就是你生活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这个生活

时间它因为是单向流动的它不可能重来我选择了这个时间点在这里做播客我就很难比较我这个时间点我是不是在这美好的春光下面去走一走因为不存在平行世界所以它这两个世界是不能相比的当然我们这例子很小

那如果说我们放到一个大一点的生活里面去比如说我当初我选择是放弃我的专业转一个其他的这个行业去做还是说不放弃这个是没办法比较的因为你时间不可以倒过去所以呢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就是一定享受你当下已经做出的这样的一个选择因为其实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多的嗯

我觉得您这个心态特别好可能有的时候我们的这个焦虑就在于说要是我当时怎么怎么样就好了但是我觉得确实是说你可能当时选了另外一个选择未必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的这样一个状态对啊金科校友呢您觉得就是您的这个后来的这些人生经历或者是职场经历给您带来对自己的这种性格包括价值上面的塑造跟阅读相比从

哪个方面能够积蓄更多的精神或者说您也觉得说这两者其实他不是很能够放在对立面去来讲的像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其实这个是一个各种思潮是比较多的一个一个一个情况那么如果我们在那个时候呃

能够去接触了非常非常多的一些思想的一些冲击的话那么就我们个人而言本身啊就是他就能够吸收各种不同的观念那么我们会认为这种不同的观念都是正常的他不是一个特别对立的世界是多样性的

对于古代我们讲的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这样的一些理念我们还是非常认同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能够把两者我觉得统一结合起来我在想就是每一个人可能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且可能就是个体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是你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然后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是可能在您从业过程里面您可能接触过的很多人您都会发现他在别人的眼里或者是他在你们律师的眼里他可能完全展现的是两个面所以人性其实也是很多元很复杂的

有的时候我们很难说用一两句话就单纯的说这个人是好人这个人是坏人对的因为人我觉得这有一点人肯定是平等的对吧你不能因为他想法跟你不一样你觉得你是高的他是低的那都我觉得不是这样子的嗯

我觉得就是因为两位也是我们文创协会的成员嘛其实我知道文创协会它一直也会给这个会员们出各种各样的书单然后我也知道你们有一个读书会就很卷的我知道秘书长总是在催大家写读书笔记就这个问题呢我也一直好奇很久了

不光是文创协会其实我们看到各种机构媒体也好平台也好包括主板社还有书店他们都会有自己的这种推荐的书单或者是热门的榜单就我不知道您会从上面去挑一些自己想读的这种作品吗

书单呢其实很多确实非常非常多但是呢我不会因为是说我要把这个推进上的书单的书全部读完我不会有这样的一个焦虑我读书相对还是比较随性的有一次看到这个王尔德的一句话他说啊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哎我觉得这句话我非常有感动那我就会把他的书找来看那也不一定是在哪个书单上的对吧什么这个道林格雷的画像

烟雨玫瑰你会看到这个作家对于婚姻啊爱情啊有非常独特的一些看法再回过头来说其实在因勾里仰望星空的故事本身可能不是王尔德的发明嗯

是吧在柏拉图在他的书里面就说到西方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因为仰望星空而掉到坑里面的然后他的女仆还嘲笑他说你只知道天上有什么却看不清地上有什么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也是很多年之后我看了另外一本书的时候哎 发现了所以我说读书多了呢你就会经常有这样类似一些意外的一些惊喜

我自己是觉得读书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事情但是书单其实它还是很有帮助你有一个选择的范围了就是你不喜欢的书单你可以不去参考它嘛然后你可能慢慢地逐渐地就会形成了一些你自己喜欢的书单

那么其实我以前也跟校友们我也分享过就是我们去怎么样去找书的途径书评方面的这样的一些媒体其实有一些它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它不同的媒体它也有一些自己不同的侧重点我觉得大家是可以自己去关心然后去收集比较符合自己口味的这样的一个书单但是确实不需要有书单焦虑

大家不是说这个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对非常形象我现在要抽的丝还很多感觉就是每次买很多书之后家里面那个塑封都来不及拆然后就搁在架子上等着一本一本去读

后来你就发现我想读的东西太多了但是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顾及每一本书对我觉得这个也要补充一个的就是说其实每个人有自己的阅读的习惯嘛然后每一本书给每个人带来的能量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用觉得好像别人的书单上有这本书我还没有读那我是不是好像少了什么就完全不用有这个担心嗯

我的书单呢这个也有同学来问我要啊但是我觉得因为我前面也讲了嘛我的读书其实是比较随性的就是我自己觉得这本书我有兴趣看一看那我就把它列到书单里面我自己来看一看

那最多呢就是说如果他会觉得对某一类的主题比较感兴趣那我可能会觉得那这一类的主题里面可能有哪几本书我觉得还值得比较看一看呢这个呢是有过这样的一些推荐对这还是跟个人自己的这个兴趣紧密相关的对的就是跟自己的兴趣然后当下的一段生活中间的需要

以及像我因为从事出版行业可能我审稿的时候需要去核对一些资料另外一个我可能要做一些选题的调研那么其实是做了出版以后他不太能够再去享受那个纯粹的读书的乐趣像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去逛书店就很开心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自从做了出版以后逛书店每次去了就想我的书有没有上架

我的书有没有别人卖的好为什么他的这个书卖的这么好他到底好在哪里然后就开始做这个市场调研你的视角就完全不一样了对对对但是呢这个其实也给自己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对整个这个图书市场就更了解一些了那工作中间的话呢有的时候是会让我读到一些非常平常接触不到的书刚才我说到茶叶的问题然后我就发现了一本 90 年代编的应该叫中国茶叶大词典吧

茶叶还有一个大词点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具体的书名我记不太清楚大家可以到何文创的书单里面去找一下我推荐过这个书就是属于这种偶然碰到的它其实已经很老了不一定外面还有没有销售但是我一看的时候就是 90 年代虽然可能当时我们已经觉得 90 年代浮躁了跟现在比

其实还是踏实非常的踏实那本书我觉得是以我做出版的专业的眼光来讲我都觉得是非常好的

然后还有一次那我是去审读一个关于昆虫记的这样的一本书因为其实法布尔的昆虫记在国内有非常多的版本因为其实它有些昆虫是法国有但是中国没有它翻译的时候很难把它做一个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校对这里顺便插一句话就是但凡看到是编著的书大家就提高警惕因为编著的书相对来讲它就没有著的质量那么高

所以法布尔的《昆虫记》它因为已经进入公版市场了然后又有很多个译本在前面后面会有很多人是传出来的书所以这个它的可靠性就不是那么强那么我就是为了核对里面的一些昆虫的种类啊什么的我后来就去搜我搜到了一个好像是中国昆虫学还是什么就特别专业的一个书但是这个

对你去核对资料就非常方便然后看下来发现在这个中国昆虫学的研究领域里面有一个大家就是你有的时候查资料它是会给你带来一串的书的你在自己选书的时候是不太会去选一本这种专业的而且是大不投的书然后有的时候

翻翻翻我记得我可能还翻到过中国好像是研究毒物的毒性研究还是什么的那个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也会把它存在我的想看的清单里面都觉得这种完全是拓展自己的那个事业的但是你可能不是专业的人不太有机会去接触到它

可能是因为某个契机让你看到有这么一个书然后发现还有人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其实有时候凑巧能够读到一本书这只书觉得读下来还是非常的有趣的话这个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事情

其实我自己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历的就是像今天我本来也要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就是丹娜的艺术哲学以前大家去看艺术都会分析这个图画的怎么好它的构图流派 济派等等这个其实对于一个艺术的门外汉来说其实看着是会非常的累的

我是偶然的这个校友会送了一本书给我我去看了以后觉得啊这个是一个用非常全新的视角来讲每一个这种艺术家他把它放在一个历史的一个纬度里面他说每一个这个艺术家所画出来的每一幅画里面的人物都是有历史的印记的

如果你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你会觉得有很多东西你就看懂了你看他要了解艺术品艺术家一群艺术家你要去设想他们所处在哪个时代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是怎么样子的他们在那个国家的这个精神和历史的背景是怎么样子

那也就是说你把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个历史的纬度里面那你就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他画了这么一个人是吧他画的人戴着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在当时是什么情况就很容易理解有类似这样的经常碰到了一本书然后去读了那

可能会打开你的一个全新的一个世界这个呢我觉得呢有时候对于这种破除我们每个人的这种信息减防啊我觉得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觉得是这样就是在你偶然先发现一本你觉得很好的书的时候首先你有一个发现的这种快感然后另外你真的读完的时候我觉得你的那个快乐值也会高很多所以那种体感是很不一样的

我想到我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妈给我买了一本书那个时候那本书要一百块钱很贵的那时候很贵对那个应该叫儿童生活趣味百科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全名应该是这个它是一个从日本引进的一个译本它里面就是讲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一些小技巧比方说你怎么做手工然后还有一些很细致的就是

日本小朋友的那些家政课的内容大概是但我特别喜欢我觉得可能就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但是你说不太清楚说这个影响到底是让你的语文高了多少分还是让你的表达好了多少它不能很量化或者很具体的表现出来但是你每次看到那本书的时候你就很夸张

很高兴就觉得从里面汲取了很多的这种能量吧就是一种让你从这种学业里面可能有一种解脱的这种感觉文雄小刚才也讲到说你去查这个专业资料的这个事情我读研的时候因为我们集体做过一些书的翻译的项目我们还翻译了一个乌达克的那个建筑的介绍

那个是我第一次做建筑类相关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的体验首先就是你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这个因为你要去翻它的术语但其次的话你可能真的会有意识地会去想去看一下它在上海的这些建筑作品然后你再去看的时候可能跟你平时路过的时候你那个心态又不一样

所以你在书本里面获得的这种感受跟你生活里面是这种体验它其实也是交错的这就是你享受到了读书的那种非常纯粹的那个快乐对对对这是难以言表的对就是你在不同的书之间找到那个回应远远的就是遥相呼应的那种感觉它是非常好的我也想在这里插一下不是最近大家都在看那个电影《坠落的审判》吗然后

我看完这个电影其实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个纪录片《大法官金斯伯格》我看过他的纪录片后来去找了相关的书来看他是美国少有的女性的大法官他读书的时候他的先生应该是他的同学好像是学长就生了癌症然后他那个时候又要自己要读书又要照顾他的先生好像那个时候还生了小孩

就是非常强的一位女性但是她后来她的先生就是发现金斯伯格她在这个专业上面非常好那当然她的先生自己也是也是很强的一个人但他就会主动的去支持金斯伯格一路的就是在她的这个职场上往前走这个里面其实我们会看到一个女性主义的观点但是金斯伯格她有一个

很有名的这个案子当时是 1975 年一个单身父亲在妻子难产离世后选择了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但是因为他不是母亲所以他领不到单亲家长保障金这可能就是一个反向的歧视吧然后金斯伯格就是他接了这个案子争取到了一个男性和女性的这个平权我就从这个坠落的审判里面我会去关注到嗯

在这个职场女性的这样的一个家庭关系跟她的这个职业发展的关系所以大家不是说女性不是一个性别是一个处境其实在金斯伯格的这个案子里面这个单亲的父亲他的那个处境虽然他是个男性但是他的那个处境可能就是在这个非平权的状态下的那样的一种女性的处境那个去看了那个纪录片是在有一次上海电影节上看叫什么一秒圈粉哈哈

马上就是种草了对对对然后又回到这个《修罗的审判》上来讲我感觉这个电影不愧是法国拍出来的我 2019 年做图书的营销的时候其实我们当时推广过一本法国的书叫《两性》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生而有两性你一定要承认这个基本事实就是它提倡的平等是把两性的差异考虑在内的这样的一种平等不是

他说女性跟男性的平等他一定是抹杀了一切的差异可能更多的跟刚才靖科讲到的是一种人的这个尊严上的这样的一个平等包括他的这个权利社会在社会上的这样的一个职责方面的这样的一个平等当你在去看电影或者读书的时候你就会把一连串的主题就串起来然后我还会把它串到了一个什么最近因为我也在看一本书叫影子母亲他

其实是研究了这个家庭中间母亲和保姆之间的这样的一个关系你在家庭照顾儿童的这个过程中间其实它是把母亲工作商品化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关系里面这个就是小朋友

跟保姆之间的关系跟他母亲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跟他的这个商品化的这样的一些关系那他都做了一个很深的研究因为他走访了 30 位职场妈妈还有 50 位儿童看护的这样的一个保姆就做了一个深度的访谈

在这个基于大量的走访的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再去用理论去讨论社会中间的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就是你在阅读的时候就把这些电影啊书啊都会串起来然后发现在这个书里面可能看到了一个电影的回应或者在另外一本书里面又看到了这一本书的影响这个也是阅读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这也跟去年高丽明师兄讲到的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你可能看一本书你背后还有很多跟它相关的书在支撑所以你对它的理解可能它就是更加多的这样的维度了那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在看书的时候它也会不断地带出新的书来对 所以苏丹就是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有一个平常心就好能够遇到好的作品我觉得就是一种幸运

但是呢肯定也不要说太苛求自己说我每一本书都要去读因为好的作品还层出不穷的在出现在这个市面上对你是永远来不及读的所以读书可能有一个自己的这样的一个选择吧我觉得跟着兴趣去走是最好的当然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也可以去有目的的去读一些对的我还想问一下两位啊但虽然说书单很长但是我们就还是要从里面去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来读

但是你们选的书你们都会从头读到尾吗我不会有的时候我为了给一本书打差评我要把它读完不然会觉得你这个差评不够负责不够客观

当然也会有一些书就是会吸引着你就是一口气读下去那个时候除非手上有特别着急的事情我就可以不放下来这些年我可能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本叫 OED 的故事 OED 是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就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那套 20 卷的那个最大的建立了英语世界标准的那个词典其实这个作家写了两本书他先写了那一本叫

教授与疯子就是因为在这个牛津词典编写的过程中间有一个人他一直不停的就是非常稳定的向他们提供稿件

然后当他们在编写词典的过程中间碰到困难的时候要找他他也总是能够给予解答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在他们的词典编到中途可能中途过半的时候这个主编就想一定要去拜访他一下他就来了应该是伦敦郊外还是哪里的一个村庄那个地址是个医院他默认提供这个稿件的人可能是那个医院的院长或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专业人员

那最后去了以后呢他发现那个地方其实是个精神病院

向他们提供稿件的是一个精神病人所以他就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教授与疯子前几年还有电影上映就是这个作家他写了这个故事了以后他就把那个黄黄二十卷的牛津英语词典是怎么编出来的这么一个编了几十年这么一个过程把他去写出来了然后这个是个英国作家整个他这个书里面就是那种英国人的幽默

英国人的读舌就是时不时的讽刺一下这个时不时的讽刺一下那个我就觉得啊这个书简直太有趣了我大概就是两天时间然后上班的时候也默于看所以我个人的这个读书除了各种碰到的有趣的书以外其实我自己也有一些自己经常读的这样的一个方向比如说关于书的书嗯

我就认为这本书它就是关于书的书那关于书的书里面其实会有一些涉及到出版史啊然后有一些是编辑的传记啊这样的一些系列那么它其实是个蛮小众的系列可能更对于跟出版有关的人会比较感兴趣或者说这种重读阅读的人可能对这个也会比较有兴趣您刚才说到这个关于书的书又勾起了一个痛苦回忆我现在有印象里面可能

我唯一一本开始看没有看完的书就是那个 How to read a book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应该就是上过很多的那个畅销榜单嘛然后它里面就告诉你这个读书的方法就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仍然坚持读不完这本书停停看看停停看看很长时间了就也没有把它结束掉但是后来我就觉得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就时间已经治愈了我的焦虑不读也就算了

也还好也还好就你有自己的阅读方法不一定要按照他的方法去读对对对我自己其实经常也有有时候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是说是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速度来读的对吧你觉得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地方或觉得有体会的地方你就可能读得慢一点对吧这个大家觉得有意思

但是再往下读的话也可能这一段这一篇章可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或者觉得他写的太晦涩了怎么样那我就不读了那这种情况是其实挺多的就像我要讲的一本书就是这个王仁博王仁博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些教授法学院的教授他写过一本历史的书他叫 1840 年以来的中国

1840 年对于中国来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是一个转折点其实现在虽然过去快 200 年了但是我们还在受这个影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它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为什么很多国家的宪法是为了分权但是我们国家的这个宪法它是为了强国它产生的基础不一样

所以你里面其实同样一个中文的词它背后的含义是有差异的那么这本书里面其实就有一个篇章就是把这个问题详细的进行了阐述我觉得写的就特别特别好他会理清楚你很多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这种思潮啊就这种思潮会你觉得有时候会觉得受不了嗯

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一些思想观念那你能够理解他思想观念所产生的一个背景的话那我觉得我对他的所有的观点我读不会那么的觉得好像就是不可理喻我觉得这一点是读历史就会要理解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其实就是在这些作品当中你能够找到很多疑惑的答案但我觉得就是阅读它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它不像我们可能做数学题一样它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往往是你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你其实是它有一个脉络然后有一个这个成上起下然后有一个前因后果你才能够了解其中的缘由

但是呢也不是说我们能用一两句话就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但是对自己来讲读过跟没读过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对就是对我来说我经常会觉得啊就是我如果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讲这个话

那我就能理解他本人所以是这样正好说到了因为这个阅读可能你在不同的人生的阶段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目标我不知道两位觉得阅读首先它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你们是不是在日常的生活里面也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我今年要读多少本书我每天要读多少分钟我目标从来没完成所以就不能说了

这个应该是非常的真实但是我自己体会是说目标还是要有的我自己个人的经历是这样的现在我手机里面有一个我从 2014 年到 2024 年就是每年读书的一个书单的一个记录那我可以看到其实在 2014 年的时候我每年读的书还是非常非常少

可能也就一年读个五本六本这样的一个规模这样有了这么一个目标之后呢我就会努力的能够让自己多一些时间去看这些书对吧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我可能每年从这个六本到十二本到十六本然后慢慢这样再增加嗯你们现在看纸质数多还是说电子书或者是有声书也是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吗

我现在其实比较中和我看纸质书也挺多的因为纸质书非常占地方嘛家里的书架实在是都放不下了所以呢现在也会看一些电子书原来用 kindle 的对吧那现在用微信读书也非常好我甚至听过一本书嗯

就是历史小说肯弗莱特的四季三部曲一集大概也就 20 分钟 500 集我特别喜欢里面那句话就是开头的时候他会讲的一句话叫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我觉得这个讲的是特别有意思因为二十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那么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从一次大战之前开始的

然后讲了一个英国的一个女的伯爵和一个德国外交官在一战爆发之前他们谈恋爱了我们就会设想他们是怎么度过这个一战和二战英国和德国这种残酷厮杀的这个岁月的当然在这个里面呢还有那个冷战的历史

就是还有民权运动的历史还有女权主义的发展的这个历史所以他把这个综合起来了我也是没有明确的去区分电子版的好处他就可以搜索嘛但是纸质版的话就是他会变于记忆因为他的文字是固定在那一页上的他的那个位置你的触觉其实他是一个多维度的来刺激你的大脑

我觉得是各有优势吧基本上就是说我想看的什么书哪个找起来方便我就会看哪一个然后其实还有现在就是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其实大量的资讯也还是会看的因为书跟资讯的不同就是

书它是要沉淀的相对来讲会深一点大部分的那个严肃的书它都会深一点但是它的始效性是不够强的那你比如说你想要了解 AI 的发展那说出来肯定就慢了所以就是我觉得我也不排斥去大量的去看这个资讯

我现在就是在平台上看很多短平快的内容三分钟读完一本书十分钟看完一个电影你说它好吗其实我觉得还挺好的因为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内容然后就有问题了然后你会觉得说我就这样算是看完了吗这个算是阅读吗这个算是我的观影吗等等等等它不局限于你某一本书可以是任何的这种文艺作品

我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不知道两位你们平常会首先会看这样的内容吗看了之后会就是影响你后续的这种读书啊或者是观影的体验吗也看啊也看的也看如果我简单地说的话那就是看肯定比

对吧

对吧金刚加油我自己其实看这方面的这个还比较少但我觉得这个东西肯定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因为现代人时间都比较少嘛对就如果你能够很快的刷到这些就是我在社交场合就有一些谈之了嘛但我觉得对于这个到底有没有帮助啊其实还是取决于就是制作这个视频的人制作这些内容的人他是怎么能够理解这个的

那么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去看一些文章他是讲到了某一个比如说哲学的话题啊或者讲到了某一个电影的这个制作啊那这个如果他这个写的人本身是比较这个有水平的话我觉得还是能够得到很多的一些启发的

我就举个例子其实讲是说前两年上海那时候春天天气也比较好但是我们都必须要待在这个房间里也不能出去那这个肯定都比较郁闷的那这个时候我就看了一篇文章佛兰大学郁哲晋郁教授他是讲的一个讲座然后澎湃新闻里面把这篇讲座登出来了他也就是取了一个当时是比较抢眼的题目他说雅典学院里哪些哲学家不会去抢菜

他里面讲了雅典的很多哲学的学派他讲了比如说像迪欧根尼他是全儒学派的因为他不买菜是因为他的生活本来就比较怎么讲呢就像狗一样的他可以路边捡点菜或者甚至

不不吃菜了然后就分餐露宿就一样了那所以他不需要抢菜然后另外他也讲到了这个伊比九卢伊比九卢呢他为什么不买菜呢因为他不着急啊他有自己的小菜园那实际上假讲的是说他可以活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面嗯他不需要跟大众在一起所以他不需要抢菜

那么第三个呢就讲到了这个斯多噶学派斯多噶学派里面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分成两个部分的就一部分是你可以控制的另外一部分呢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呢他说那我们就要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放弃我们不能够控制的

这个挺有意思的就是类似于像我们阿 Q 精神但实际上我觉得它本质还是有点不一样哲学学派里面他还有一个哲学家他就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其实体会非常深的就是他说人不是被发生的事物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就这么一句话其实你能够很多时候其实会点醒一个人说你现在目前处于一个佛照的环境里面对吧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吧那所以再回到我说这个三分钟五分钟这个视频里面其实如果是说有人能够用三分钟五分钟视频来讲这么一个哲学的故事也好等等也好我觉得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取决于内容是否优质对其实这种二手的内容比方说像蒋星老师去讲《红楼梦》它也是一种二手的解读但是从这个里面你可能真的是有一些就是真知灼见你能够去消化或者是吸收的就还是很不一样你要分析的这个作品本身你要有自己的足够的了解或者是有一些能够成体系的这种理念能够分享给大家

这样的内容其实可能也是非常少我个人的话实际上这些一些大众现在比较流行的这些 APP 我手机上其实都没装因为它那个诱惑力啊实在太强了我必须从物理上隔绝从根源上断绝我作为一个曾经在出版社做营销的人我都装了你们

看书这个形式上啊我们刚才问了还有一个问题呢是想问一下两位平时都是在哪里看书你们会去图书馆看书吗我比较少但是我会经常用图书馆的那个数字资源库我不知道大家用不用大家有上图的那个借数卡的话其实是可以远程登录它的资源库的它大部分

大部分的计算库都可以在馆外访问的可能只有少数他必须到馆内才能够访问其实我现在来看的话图书馆对于阅读本身的这个功能它可能承载的并不是非常的多

特别是像这种公共的图书馆它开放给社区然后很多可能都是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存在它的这个实际意义要比阅读其实要丰富很多了所以我不知道两位你们还会带自己的这个小朋友去图书馆吗还是你们会觉得这个图书馆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它承载的更多是哪方面的这个职责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为啥我老是会去想到纪录片我也是有一年在上海那个电影节看了一部片子叫《书园纽约公共图书馆》

我去看了两遍我又非常喜欢然后就是从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看到几个角度一个是我们常会知道的比如说在图书馆里面专家嘉宾的这个讲座那也有他们的那个董事会去讨论怎么样把他们这个图书馆办得更好

然后也有就他们要做新馆扩建的时候那个设计师他怎么去定义这个图书馆的空间的这样的一个功能然后也有他们办的很多这些班就是为一些移民呀办的这样的一个学习班去扶持他们去找工作所以这个图书馆的职能其实还是蛮多

然后其中有一个场景给我印象很深就是互联网起来了以后就是他们很多美国家庭他是叫处在 digital darkness 中就是纽约有很多贫穷的家庭他接不了互联网所以呢他们就推动了一些人去捐助然后把这个互联网普及到这些最需要的这个家庭里面然后因为他们的这个举措也推动了就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哪个机构给图书馆拨款的

也推动了这个拨款的机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去进行一个数字化的这样的一个装备其实这个场景让我看了当时还是蛮感动的就是他们认为图书馆其实是保障信息公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个途径因为书确实有的人买不起它不是一个必需品就是那种日常的日用品消费品

所以图书馆的作用就是让大家可以在不用花钱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下面能够去接触到

人类的文明另外还有一个事情给我印象也很深的我记得是应该是 2020 年就是东莞有一个外来务工者他后来因为 2020 年的特殊情况他可能要离开东莞回他的家乡了他就在图书馆那边留了一个眼就感谢这个图书馆让他有很大的收获很依依不舍的要离开然后这个事情以后就成为一个新闻被大家报道了大家又再一次的来认知图书馆的这样的一个作用

是的我觉得图书馆就是公共图书馆它其实给了一些没有那种安静阅读场地的这些读者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庇护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精神的家园那我觉得这个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嗯

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不是有没有个安静环境看书的问题而是说他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支付买书的问题但是图书馆是给了他这样的一个途径那我觉得你们做的那个公益图书馆其实就是为这样的一些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嗯

金科校友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个公益项目其实我现在在做的这个一个公益的一个项目呢其实是我们叫启明书社它是一个草根的一个就是一个 NGO 它最早的时候发起呢应该有快不得有十年了这十年之前的话它是给那些在河南啊安徽啊那些艾滋病村的那些小朋友因为他们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其实没有地方去

所以我们的志愿者在那里发现以后我们就给他想办法去捐了一些书建乡村的图书室

那么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地方可以去不用在外面去也在外面了而是有地方可以来静静的看书那么从那个时候开始呢我们又发现其实这一乡村的小学的话那么他们对阅读课的重视程度是非常差的那么所以我们这个组织就是从这个帮这个乡村的小学建图书馆开始

那么建了图书馆呢其实我们觉得还不够因为建了图书馆以后如果这个大门一锁图书馆是在那里的但是孩子们还是不能够看到书对吧所以我们又做了很多这些其他的建设包括我们对这个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对吧那希望能够小朋友们也能够自己参与进来来管理这个图书馆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把图书建到了每一个班级里面每个班级里面放了一个图书角让小朋友们在课间的时候在中间休息的时候都有机会可以随时拿到一本书

等于是把书送到小朋友的身边了再进一步发现我们觉得还不够书是在小朋友身边了但是很多小朋友其实不懂得怎么去读一本书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又找了一个比较擅长上阅读课的老师

在来做了这个之后呢我又发现是说其实这个影响的面还是比较小因为毕竟一个老师的这个时间都是有限的对吧那么我们又做了一个就是爱阅读的一个计划就是让我们这会就非常擅长上阅读课的老师跟很多乡村学校里面的语文老师来给他们讲怎么上阅读课

这样就能够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够体验到阅读这些乐趣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喜欢读书而是我没有带孩子去读对于这个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体会的

我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项目其实只是把书给到这些孩子们面前的话没有人教他们怎么读然后他们可能就觉得说只是说教室里面多了一些书而已他也没有说我一定要去看这些书没有这个阅读的意识就是走到他们的身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现在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觉得其实书对于

特别是大城市的人来讲说你得到太容易了反而你可能不愿意那么珍惜或者是花时间再去好好读一本书了如果是说能在你的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在你生活圈周围能有这样一个借阅的地方也许可能大家会重新把这个阅读的热情又找回来所以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刚才聊了很多就是跟阅读相关的这种话题大家也分享了很多你们的这种

经历还有你们喜欢的书其实最后呢我还是想问一下大家对未来的趋势的一些判断吧因为确实 AI 现在非常的火其实现在每个行业都会在说 AI 是不是会对他们的行业有一个颠覆性的改变然后文雄校友因为一直是在出版社工作金科校友您也是从事这个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其实这两方面我觉得可能跟 AI 的这个介入还是蛮深的

就是对自己这个行业它到底是给予了你们更多的机会还是说会对你们有一些比较大的挑战我觉得我可能不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是想说 AI 时代到来以后人的学习会改变的现在的小孩等到他工作已经是 20 年后 10 年后 20 年后了他现在的学习方式他不一定能够适应了他未来的这样的一种变化嗯

所以我觉得从教育出版的这个角度上面来讲我觉得还是更多的去鼓励小孩把学习当成一桩有乐趣的事情他就是要培养一个终身学习的能力他要对学习有兴趣那么时代在变他才可以跟着变我也非常赞成这一点对因为时代确实在变化了 AR 的时代我们即使你非常抗拒它它也已经在深刻的影响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

就我们法律行业而言的话我们已经在利用这种 AR 的工具在改进我们的工作的一些方式包括我们就是在查阅一些信息的时候啊等等的都会用得到的那么它这种运行的方式实际上跟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是它对知识的获取本身来说其实会越来越方便了我们刚才还在说买的书很多根本是看不完的所以人的这个概括它其实是受制约的因为你的吸收的量不够大尽管大脑的这个结构可能现在 AI 还跟不上就即使说是有涌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但是至少现在人类的这个智慧它还是有一些机器还不能模仿得了的地方

但是你的大量的这个阅读吸收摄入其实你是比不过 AI 的所以 AI 可以成为我们眼下它可能是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助手然后从我们这个行业上来讲我觉得我们的这个出版就是不是说在给你一个知识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我一直是反对就是说我们只给人家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终身学习的能力你有主动的去学习新东西这个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根本的推动力嗯嗯

应该说到底我觉得它还是工具性会多一点目前来看可能是工具性对对未来会怎么发展也很难说对可能当时做那个大英百科全书的人也不会想到有维基百科这样的东西会出现所以

一下子感觉就是一种时代的替换吧你会感觉就是变的东西都很快而且两位应该跟做很多文书工作嘛你知道这个搜索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那如果是只有纸质的时候我们可能只能依托于图书馆或者是这种人工的这样一个差距但其实现在有了搜索引擎之后包括现在有了 AI 之后搜索就变得非常非常的容易对它就是指数级的增长的

对,所以它的这个门槛会越来越低,但是门槛降低的同时就对个人的这种好奇心也好,求知欲也好,或者你去学习的一些方法也好,就要求更高了,因为对于大家来讲,知识都是平等的,获得知识的途径没有门槛了之后,那如果你还想保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阅读习惯的话,那就更要看个人的这种修行了。

还是要从阅读中能够得到乐趣就是如果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去读书那可能这个是没法坚持的但是如果通过阅读你能够获得一些乐趣那就完全不一样但阅读在未来两位会觉得它会再次变成一个很小众的爱好吗我觉得不会可能它的这个介质会变你不一定是纸质的可能也不一定是电子的说不定以后就是

有一些新的三维的 VI 的不知道我想象不出但是我觉得它可能会有一些很多新的形式对

对 我觉得有一本书可以讲得非常来概括这个事情就是作家卡夫卡的一本访谈录那个访谈录的名称就叫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缤纷大海的斧头现在社会吧其实大家都好像觉得挺热闹的但是很多人其实还有这种孤独感的那么能够通过阅读你能够去跟书里的人物对话跟作者对话那对于我觉得消毒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肯定还是非常有帮助

但是对于比方说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步入职场可能工作了很多年的人来讲他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再去读书了我不知道两位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可以给到我们吗我想说的话就是保持好奇心就是你行万里路其实也是学习对吧你哪怕去做个手工也是学习

一定不是单一的我觉得其实现在拍一个照片啊拍个照片你手里拿个手机跟手里拿本书那个时髦的感觉还是不一样但是就是让我拿一本书我觉得还是没有拿一个手机有安全感

这个其实是我最困扰的问题就是现在如果我和我的手机分开了一刻我会觉得说这个生活就没有抓手了我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读书它是一个专业的事情手机它是一个复合的事情对吗它又不是光光给你资讯对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对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离不开手机但是我可以跟书分离得久一点对

如果看到身边有坚持读书的朋友包括这个校友们的话我自己觉得还是很佩服的因为真的现在生活节奏包括工作节奏都是特别特别快的如果还能像两位一样每年就是有一些小小的计划有一些小小的目标然后去读一些书的话对自己来说其实可能也是一种奖励吧

不能把它当做一个任务来看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和文创他们会定期推送校友推荐的书单类目非常的丰富然后每个人都会有非常详实的推荐理由欢迎大家关注

今天其实还聊了挺久的特别感谢文秋校友跟静克校友跟我们在一起探讨阅读的话题其实阅读跟人类的历史当下未来都是息息相关的那阅读其实也跟我们生活的昨天今天明天也是非常相关的所以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大家有什么好书的话呢也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推荐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