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一如:尹锡悦弹劾案的通过标志着韩国政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短期内可能仍有波折,但相比之前动荡的局势,未来一段时间韩国政局将趋于稳定,突发事件会减少。弹劾案的通过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既有共同民主党的推动,也有国民力量党内部一部分议员的‘叛变’。国民力量党内部的分裂和权力斗争将持续,未来可能出现新党派。
陈晓鑫:尹锡悦的‘戒严’行动是其政治生涯中极端且失败的举动,其动机和目的值得深思。这一事件暴露了韩国政治体系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也反映出韩国社会对政治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民众的政治参与度。虽然弹劾案通过,但韩国政治的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李在明面临的法律风险以及国民力量党的未来走向都将影响韩国政局的走向。
梵一如:东亚观察局节目的更新频率受韩国政局重大事件影响,节目出圈往往依赖极端事件。安倍晋三遇刺事件与尹锡悦弹劾案性质不同,前者是单纯的突发事件,后者是总统在职期间的政治行为导致的连锁反应。国民力量党议员‘超人’在弹劾案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支持了弹劾案。尹锡悦弹劾案通过,国民力量党至少有12名议员投了赞成票,发生了‘叛变’。国民力量党内斗白热化,韩东勋辞职。国民力量党内部一部分议员担心弹劾尹锡悦会导致李在明当选总统,因此反对弹劾。尹锡悦12月3日宣布戒严,引发弹劾危机。尹锡悦宣布戒严的理由是反对党通北,颠覆国家。尹锡悦的‘戒严’行动失败,成也保密,败也保密。国会迅速通过决议解除戒严,因为当时国会处于会期,议员们都在附近。尹锡悦调动707部队试图阻止国会开会,但基层官兵不配合。国会议长宇原直在解除戒严的过程中表现出色,维护了合法程序。韩国民众在如意岛国会门口游行,要求弹劾尹锡悦,并出现民众提前在咖啡厅买单支持游行者的现象。韩国民众对‘戒严’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尹锡悦弹劾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迅速解除戒严令;第二阶段是为期十天的弹劾案表决过程。国民力量党内部分歧严重,部分议员反对弹劾尹锡悦,担心李在明上台。韩东勋在弹劾案中立场反复,最终没有明确支持弹劾,而是希望尹锡悦自行下台。韩东勋希望通过逼迫尹锡悦让步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尹锡悦不配合。第一次弹劾案未通过,但第二次弹劾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尹锡悦可能会有新的举动。尹锡悦试图通过掌控权力来扭转局面,但韩东勋并非他可以信任的人。尹锡悦将政治命运交给党,并非真的信任韩东勋,而是试图利用亲尹派来掌控党内权力。国民力量党内亲韩派势力并不强大,尹锡悦的策略失败。参与解除戒严决议的国民力量党议员大多是亲韩派。国民力量党内部存在分裂的可能性,亲韩派势力在弹劾案中表现不团结。洪准杓的言论暗示了国民力量党内部的分裂和权力斗争。洪准杓希望李在明、尹锡悦、韩东勋三人消失,暗示其政治野心。洪准杓认为尹锡悦和韩东勋是‘外人’,导致国民力量党内乱,体现了党内派系斗争。国民力量党可能分裂,可能推举安哲秀为总统候选人。韩东勋可能与李俊锡合作,另立新党。国民力量党分裂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需要有人跟随才能形成分裂。尹锡悦的举动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中间选民疏远他。亲尹派对尹锡悦的忠诚度不高,可能出现离心倾向。李在明面临政治风险,他的案件可能会影响到总统大选。韩德洙作为代理总统,其角色和政治影响力有限。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结果,以及审理过程中的政治博弈。宪法法院法官的任命问题成为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之间新的政治斗争点。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结果,可能性分析。宪法法院法官很可能统一立场,通过弹劾案。李在明面临的政治风险,以及他拖延审判时间的策略。李在明拖延审判时间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李在明失败,共同民主党需要寻找新的候选人。如果李在明失败,共同民主党需要寻找新的候选人。尹锡悦和金健熙将面临牢狱之灾。美国可能提前获知尹锡悦的戒严计划。美国对尹锡悦戒严计划的回应,暗示了其计划的真实性。韩国文艺界对尹锡悦弹劾案的态度。歌手林英雄在政治事件中的不表态引发争议。韩国社会对政治事件的关注度高,民众对政治人物的表态有较高期待。对尹锡悦宣布戒严事件的感想和总结。希望尹锡悦事件能促使韩国民众反思政治制度问题。对韩国民众在政治事件中表现出的秩序和克制表示钦佩,并表达对韩国民主制度的祝福。对韩国民众在政治事件中的表现表示敬意。韩国民众拥有明确的历史观和政治共识。
Deep Dive